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南平市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 2025-10-29 09:17:1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张梦媛 |
分享到:
|
实干笃行,再启新程。连日来,南平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市发改委党员干部表示,南平市以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为战略牵引,通过建设全省首个地市级“科创飞地”南平(福州)产业创新孵化中心,加快推进海峡两岸融合“双碳”产业园、武夷新区新型电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着力破解山区发展不平衡难题。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政策全面落地见效,并牵头联合闽浙赣三省交界的南平、三明、衢州、上饶、鹰潭五市,共同谋划共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积极探索以文旅融合为引领的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新路径,为老区振兴发展提供探索实践经验。
武夷新区党员干部表示,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用好落实,持续聚焦发展实体经济,强化园区建设,以更加完善的配套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强化招商引资,围绕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2+3+4”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互学、互通、互用”系列活动,深化“五心”“妈妈式”服务,打造全市最优营商环境的重点区域,切实为企业纾困减负,助力企业家心无旁骛干事业、谋发展,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市水利局党员干部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方向,持续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做优做强“一瓶水”产业,围绕项目提速、多元招商、全链构建等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已落地重点项目建设,精准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更多高端水产业项目,加强“水+”系列产品研发,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为水产业发展服务的包装印刷、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产业体系,系统推进全市水产业全链协同发展。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表示,将聚焦完善“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织密互联互通路网,进一步加密省际通道、优化县乡路网衔接,推动公路与产业园区、物流枢纽的无缝对接,助力资源要素实现更大范围高效流转;充分激活闽江航运黄金水道动能,深化与福州港、三明港的干支联动,拓展腹地货源,加速构建江海联运新格局;打造立体开放的航空网络,优化国内国际航线布局,培育“航空+文旅”融合业态,不断增强“空中门户”辐射力,为双循环格局下的开放合作开辟新空间。
“我们将全面贯彻全会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新机遇,抢占新赛道,因地制宜推动园区产业迈向新台阶。”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敏飞表示,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聚群,打造碳硅新材料、物联网电池、铝合金加工等专业园,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做大做强,创新探索“碳计量+产业”模式,推动南平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持续转化;深耕毛竹抚育吊运等环节,开拓具有山区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全力打造闽江“黄金水道”,推进南平港“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降低区域物流成本。
市邮政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将努力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优化网络布局,与多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持续协同完善邮政快递服务末端基础设施配建标准,并积极推动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培育云仓等新型快递物流仓储形态,高效打通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南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武夷山市立足资源禀赋,以规划为引领,聚焦生态茶业、竹木加工等特色产业,整合生态创业园、旗山工业园等园区资源,成功打造省级经济开发区。“今后,我们将锚定‘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目标,谋划区域发展新路径。”武夷山市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谢小明说,对外,深化山海协作,借鉴福州市鼓楼区探索“前店后厂”“研发+应用”模式,精准破解土地、人才等发展瓶颈;对内,优化产业布局,引导项目科学落地,促进城镇与乡村、园区与景区联动发展,全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发展方位,立足政和山水资源禀赋和竹、茶、机械装备等产业基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研究出台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十条措施、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梯度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等一批标杆企业,持续构建‘2+3+4’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为奋力打造闽浙边现代化生态新城提供坚实支撑。”政和县工信商务局局长程东明说。
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杰说,将立足“福建粮仓”的核心定位,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同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让乡村既留住“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也收获“金山银山”的发展成色,全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浦城新画卷。(徐陆锋 郑金富 陈颖 林梦琳 严岚 李思敏 裴礼辉 廖文思 魏佳 郑清东 邱春静 徐裕)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