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邵武国庆文旅市场火爆“出圈”

2025-10-12 09:09:28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张梦媛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戴上VR设备,仿佛瞬间穿越至亿万年前的恐龙世界,孩子惊喜的尖叫声在馆内回荡——国庆中秋假期,来自福州的林女士一家在邵武市“元·和平”数字体验馆内,感受了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个假期,与林女士一样选择来邵武的游客超过54万人次,这座闽北古城用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文旅盛宴,成功揽获超高人气。

据移动大数据统计,国庆中秋八天长假邵武累计接待游客54.5095万人次。和平古镇、云灵山等世遗一号风景道沿线景区成为客流聚集地,累计接待量突破32万人次。住宿市场供需两旺,样本酒店入住率多次突破95%,其中10月2日至5日连续4天达到100%。

多元体验

传统文化“活”起来

在千年和平古镇,一场《峭山颂》情景演艺让历史变得可触摸、可感知。观众跟随剧情发展,在真实的古树、古城楼间移步换景,这种全方位的沉浸感受让游客王先生感慨:“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这种体验前所未有。”同时,“锦绣良缘·家国同庆”主题活动和“唐韵风华夜”活动,通过八大场景、沉浸式演艺、汉服巡游等,让古镇成为展示历史文化的大舞台。

科技赋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数字体验馆内“恐龙体验”“赛博空间”等项目前排起长队,这些依托AR/VR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体验项目,将古镇古建筑风貌、黄氏宗亲文化等本土资源数字化呈现,成为短途游的热门选择。

全域联动

文旅融合“火”起来

乡村文旅同样精彩纷呈。在水北镇故县村,全国“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动热闹上演,傩舞、三角戏等非遗节目轮番登场。农趣运动会上,拔河、插秧、剥玉米等比赛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体验金秋丰收的喜悦。龙斗沙雕园的赶海螃蟹乐园则成为亲子游的乐园,满载欢声笑语。

从白天到夜晚,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轮番上演:大埠岗非遗匠人体验街区正式开街,让游客亲手体验传统技艺;“龙虾啤酒及篝火狂欢夜”释放夏末余温;云灵山“森呼吸·乐相伴”亲子度假活动让家庭尽享天伦之乐;张三丰故里荧光夜跑及“越夜”集市,以赛事汇聚人流,点燃夜间经济。

惠民保障

服务升级“暖”起来

邵武市推出了一系列旅游惠民政策,让游客畅游无忧。国庆期间,和平古镇、云灵山、天成奇峡等九大景区均免门票入园。同时发放60万元文旅消费券,推出“评论免单”“一杯赠饮暖旅途”等活动,为游客送上实实在在的福利。

交通方面创新推出“通行即优惠”举措,游客凭高速通行记录可享受景区门票打折和民宿专属折扣。此外,“邵武SHOW”小程序上线的“找车位”功能、加密的景区公交班次、优化的行李寄存服务,都在细节处提升了游客体验。

安全保障

多方联动“护”出行

为确保文旅市场平稳有序,邵武市构建了高效的跨部门联动机制。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应急、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单位坚守岗位,从节前部署到节日监管,全方位保障游客安全。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食品安全、价格秩序等开展检查,公安交警部门加强交通疏导,安排志愿者在站点引导乘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邵武创新推出“国庆中秋十二条畅游保障”,在住宿、餐饮、交通等多方面确保游客出行安全与体验品质。同时结合邵武一中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热点,推出三条校友主题线路,累计吸引游客近4万人次。

这个国庆,邵武用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创新的旅游形式,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的完美对接。从科技赋能到非遗活化,从乡村体验到都市娱乐,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不仅引爆了旅游消费,更让这座城市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邓贤龙 刘曼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