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纪念大会暖场为何是这四首歌?南平人肖向荣给出答案

2025-09-04 09:23:3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纪念大会暖场为何是这四首歌?南平人肖向荣给出了答案——

既唱出历史使命感,又唤起时代共鸣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阅兵前的暖场环节,千人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奏响并唱响这四首经典歌曲。

这四首歌曲,令人印象深刻,在天安门广场上,用歌声为大会营造庄重的氛围感,用艺术语言展现抗战的历史壮举。

这四首歌是如何选择出来的?为什么选择这四首歌?

作为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广场活动部副部长,肖向荣给出了答案——老歌新唱,既唱出历史使命感,又唤起时代共鸣。

肖向荣是南平人,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中国著名导演、中国文艺评论特约研究员。他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今年在武夷山创作了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当《松花江上》熟悉的旋律缓缓响起,观看阅兵仪式的观众心潮澎湃。

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采访时,肖向荣表示,在暖场八分钟里,既要体现抗战的起点、战斗时间最长,又要体现东方主战场和党的领导,还要体现全民族抗战,一张嘴要让观众记住抗战的起点,于是就找到了《松花江上》这首歌。

这首歌曲诞生于1936年,由张寒晖创作。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无数百姓被迫流亡关内。《松花江上》像一面镜子,照见抗战初期民族的深重灾难,更如一声惊雷,唤醒了全国民众的救亡图存之志。

“我们选择了很多其他歌曲,但都不合适,还是要回到‘九一八’,回到14年抗战的起点。我们和军乐团反复打磨,对歌曲进行了改编。”肖向荣说,《松花江上》并未全曲唱完,去掉了过于悲伤的部分,强调了“九一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点。“中华民族经历过悲惨的时刻,但不会被打倒。我们呈现出的是斗志昂扬的呐喊‘九一八’,这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每个人听完都有被唤醒的感觉。”

不断地重复着“九一八”,在2025年9月3日,大家记住了“九一八”这一天。

“之后一转转到了红日照遍东方,就接到了《在太行山上》,开场用一个组歌的形式,把两首歌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叙事。”肖向荣说。

不同于《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开篇便满是激昂明快的力量。这首由冼星海作曲、桂涛声作词的歌曲创作于1938年,当时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在太行山建立抗日根据地,掀起游击战争的热潮。这首歌曲描绘了“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的壮阔图景,又有着“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的豪迈,它是敌后抗战的“战歌”,让民众看到了深入敌人心脏的抗争力量,凝聚起军民共同抗日的信心。

“紧接着就是《保卫黄河》,代表全民抗战的决心。”肖向荣说,《保卫黄河》作为《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于1939年。彼时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黄河流域作为抗战重要战场,是民族抗争的精神象征。“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歌声里,发出了全民族抗日、同仇敌忾的怒吼。

最后一首歌,是一首能够贯穿八十年的歌。肖向荣选择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于1943年,由曹火星创作,语言质朴直白、旋律朗朗上口。历经十余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已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这首歌的调性、情感更能代表全中国,起到暖场暖心、激昂振奋的作用。观礼群众也能朗朗上口、全场互动,都能加入大合唱,真正把纪念大会的隆重庄重体现出来。”

音乐,镌刻时代的记忆。这四首歌勾勒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从苦难觉醒到浴血抗争,再到走向胜利。

聆听这四首歌,我们仍能触摸到——烽火岁月里的民族初心与精神力量。记者 裴礼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