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建阳徐市依托产业和交通优势,以产兴镇、以镇聚人、以人促产,激活区域发展动能——长路放歌奔共富

2025-08-17 09:10:0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货车隆隆驶过,承载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奔向共同富裕的希望。徐市镇,这个坐拥建阳经开区产业“强磁场”与畅达交通“大动脉”的闽北小镇,正将“通衢之便”转化为“共富之势”,开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经济引擎:家门口也能致富

“以前打零工,东奔西跑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稳定,还能兼顾家里老小,日子越过越踏实。”在离家不远的建阳经济开发区,徐市镇宸前村村民邱秀嫩找到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说起现在的生活,满脸笑意。

建阳经济开发区目前已集聚企业93家。竹加工、竹科技、医卫材料等产业蓬勃发展,有效吸纳就业3000多人,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引擎。

为了发挥经开区“母鸡”效应,培育经济“金蛋”,2023年,徐市镇通过开展农村“党建体检”,发现有些村存在大量闲置资金。2024年,徐市镇成立乡村振兴公司,吸纳整合辖区8个村1215万元闲置资金,以村集体入股的形式投资国企建达集团,共同建设高标准“共富厂房”,招商入驻后实现村集体分红与村民优先就业的“双赢”。

“以前分红,大家总想着分到手里最实在。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讨论后认为,想长远发展,要‘输血’更要‘造血’。我们投资600万元,与建达集团约定保底6%的收益。当年分红36万元,我们拿出3万元修建拦水坝、解决旱季灌溉难的问题,剩余部分用于村民福利发放。”宸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曷有说。

目前,“共富厂房”出租率达80%,年分红惠及全镇8个行政村。

经开区不仅惠及村集体,也让徐市镇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为了让更多人“出家门进厂门”,徐市镇发布最新岗位信息,登记求职需求,今年上半年累计达成就业意向300多人次。目前,全镇像邱秀嫩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已超1500人,“上班近、收入稳”成了村民口中的高频词。

傍晚时分,徐市镇圳头村旁的几家餐馆渐渐热闹起来。“随着入驻经开区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一带人气也越来越旺,在家门口开餐馆,加上自家房屋出租,收入远超从前。”村民王贵财所在的村与经开区仅隔一条马路,虽然土地被征,但经开区也给他带来了多元收入。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像王贵财一样,靠着“上班、出租、小成本经营”等模式,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交通便捷:走好城乡融合路

徐市镇区距城区中心仅17公里,便捷的交通有效支撑了区域联通。

清晨五点,天蒙蒙亮,一辆满载着鲜食玉米的货车从大阐村出发,驶向建阳城区农贸市场。“走高速进城,半小时到农贸市场,早市一点不耽误!”村民陈德冠笑着说。

为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活力,促进徐市镇融入城区发展,2024年3月起,南平建阳、南平南2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之间点对点往返的一类小型客车通行费用统一由建阳区政府“买单”。由此,“同城生活圈”加速形成。在镇上鑫众信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的陈端深有体会:早上7点40分从城区家中出发,8点就能准时到岗。“徐市交通便利,通勤时间甚至比城区内某些区域还短。”

令人振奋的是,除现有京台高速外,另一条纵贯镇区的沙南高速预计今年底通车,镇区内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出入口也将同步启用。

与高速不同,如毛细血管般密布的乡村公路网,承担着更接地气的使命。

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让全镇所有行政村实现硬化路“户户通”。同时,徐市镇依托沙南高速南平段建设“小三改”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条条畅通的“民生路”铺到了百姓家门口,也通向了增收致富的田间地头。

“以前收割、运粮,最头疼就是田间到村道这段路,费时费力成本还高。现在好了,拓宽硬化的村道直接通到田边,货车、大型机械都能轻松开进来,省工省力又省钱!”大田村水稻种植大户吴传友对此赞不绝口。

得益于便捷的交通网络,辖区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为当地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镇党委书记吴超介绍:“下一步,徐市镇将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五合一’链条模式,做实‘党建体检’后半篇文章,重点丰富经开区周边的宸前村、圳头村‘吃、住、游、玩’等商业业态,把这两个村打造成经开区‘后花园’。”

服务普惠:幸福港湾暖意浓

产业引擎的强劲动力与交通网络的日益通达,不仅为徐市镇积累了发展势能,更将发展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惠及民生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部分偏远村庄学生上学交通不便的问题日益突出。徐市镇政府在深入调研后,通过购买公交服务的方式,每天安排两班校车,为沿路村庄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上学接送服务,切实解决了家长每日接送孩子的难题。

此外,徐市中学所有教室空调设备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条件。

教育的内涵不仅在教室更在田野间。为了更好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2021年4月初,徐市中学盘活距离学校一公里的一处闲置山地,建设“快乐秋实”校园农场,让孩子们种植西瓜、草莓、洛神花等瓜果蔬菜及花卉,体验真实劳动。

徐市中学校长骆伟真表示:“这不仅是劳动教育,更是生动的生命教育、生态教育。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在这里得到融合滋养。”

2021年,“快乐秋实”校园农场成功入选第三批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一小一老”的福祉,始终是徐市镇民生关怀的重心。

走进徐市村,“幸福里”社区建设加快推进,预计年底前完工投用,未来,农村留守老人将在此“智享”便捷养老服务。此外,经开区卫生院已于今年年初正式动工建设,建成后将为当地村民筑起一道坚固的医疗健康屏障。

从校车驶过山村的晨曦,到“幸福里”的温馨便捷,从空调教室里的书声琅琅,到田野课堂上的泥土芬芳,徐市镇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普惠服务,一笔一画勾勒出“幸福港湾”的温暖图景。

徐市振兴的画卷仍在舒展。眼下,“两徐”竹经济产业园(建阳片区)建设如火如荼。这方以产兴镇、以镇聚人、以人促产的热土,正以改革为笔,持续描绘闽北山区的共富图景。(徐园园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