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山水协奏谱写生态与经济共生的绿色答卷
2025-08-15 11:10: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东南网8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肖练冰 通讯员 王骥)“碧水丹山、茶香漫城”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最鲜明的生态底色。
作为全球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嘱托,以全域Ⅰ-Ⅱ类优质水和80%森林覆盖率为生态本底,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价值和民生福祉的绿色发展路径,在“两山”转化体制上作出具体实践,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武夷山经验。
九曲溪畔绘就“山水画廊”
灼灼夏日,九曲溪的清澈溪水倒映着武夷山的丹崖翠壁。
近年来,武夷山扎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进秸秆禁烧管控、“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完成黄标车淘汰、油气回收及高排放机械限行区划定;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项目,落实主要干流及支流“河长制”,建立智慧河长平台;全面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及化肥减量专项行动。“十四五”以来,全市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2024年,武夷山市国省控断面、小流域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达100%。
九曲溪流域自然禀赋优越,横贯武夷山国家公园,与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相互叠嶂,打造出集朱子文化长廊、茶旅体验带、生态观景台于一体的“世界遗产走廊”,年接待生态游客超千万人次。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了,九曲溪更是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
“一片叶子”飘香古今中外
2010年,在袅袅茶香中,海峡两岸茶博会永久落户武夷山,翻开了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也成为两岸茶产业互动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2024年,在第十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国际茶产品展区,吸引了来自斯里兰卡、南非、俄罗斯、越南、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茶企参展。
来自俄罗斯的谢尔盖·谢维列夫是第一次参加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他说:“我希望能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宣传大使,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地的朋友喜欢中国,喜欢中国茶文化。”
在武夷山,流传着“半壁茶山半壁林”的生态致富经。
当地实施《武夷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成绿色生态茶园48.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410.5亿元,全市约85%的乡镇、50%的行政村、45%的农户近35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一片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金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如今的武夷山,依托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生态优势,画好“山水画”、念好“山水经”、唱好“山水戏”,书写着“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交相辉映的新篇章。正如当地茶农所说:“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山水,更是子孙后代的金饭碗。”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