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24小时立体化监管 南平首个“无人机智慧巡查基地”试运行

2025-07-19 10:15:3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由建阳生态环境局部署的南平市首个“无人机智慧巡查基地”投入试运行,24小时“空天地”立体化监管崇阳溪建阳城区入河排口,构建起“发现-识别-处置-预防”的全链条保护闭环。

上午9时,位于崇阳溪沿岸的“无人机智慧巡查基地”,一台无人机开始了白天的巡查。“我们提前规划好路线,它可以定时定点沿航线飞行,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沿线的排口进行拍摄。”建阳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室工作人员蒋云柔介绍。崇阳溪是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无人机智慧巡查系统的应用,标志着该流域监管迈入了“空天地一体化”的新阶段。

据介绍,与传统环保监管人工巡查模式相比,无人机不但实现了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高效巡查,还能通过广角镜头、变焦镜头等多种方式精准记录实时画面,高清摄像头会精准捕捉排口状态、排水颜色等关键信息,织就一张严密的空中监测网。管理人员可通过无人机实时图传信息,随时查看排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问题。

此外,无人机还搭载了高性能红外热成像设备。“红外热成像设备如同‘夜视仪’,能在黑暗中及时发现电鱼等违法行为;而AI识别功能则像一双‘智能眼睛’,可自动辨识车辆、行人、船舶等目标,一旦发现可疑船舶活动,系统会立即通过短信向执法人员预警,形成‘发现-识别-处置’的快速响应链条。”蒋云柔说。

建阳生态环境局四级主任科员陈炜表示,近年来,建阳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提升崇阳溪生态监管能力,将无人机、高光谱水质监测仪、AI摄像头等技术设备全面应用于入河排口监管,实现了城区范围所有入河排口的高频次无死角覆盖。下一步,他们会持续优化智慧监管巡查体系,让每一处排污口都置于“天眼”监管之下,守护一湾碧水。(记者 林奥 王骥 宁宇 戴秋霖)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