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肖家坊镇:育好“一粒种” 守好“碗中粮”
2024-10-23 17:26:5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东南网10月23日讯(通讯员 肖琳)秋收时节,铁城大地到处呈现着丰收的景象,一粒粒小小的种子,让这片肥沃的田野芳华无限、希望满满。
近日,位于邵武市肖家坊镇的绿色产业综合体内一片繁忙,为期40天的种子收购工作正在进行中,来自邵武市各乡镇乃至光泽、泰宁、江西黎川等地的农民都汇聚到此进行加工,预计收购种子240万斤。
种子是农业之母,是农业科技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源头。近年来,肖家坊镇始终致力于种业振兴行动,发展“订单式”农业,增强种业的竞争力。从二十年前的“小散乱”到如今的科学布局规划、高标准生产设施、完善的物流体系,一应俱全……完成蜕变,开启集群式发展新路径。
在肖家坊镇绿色产业综合体内全程自动化生产线上,风筛、灌袋、包装等流水作业一气呵成,工人们正忙着为新的稻米种子打包装袋。在这里,每一粒种子的诞生都经历了严格的筛选、精细的加工和科学的储存管理。从田间地头的精心培育到科技特派员的悉心指导,再到生产线上高效、精准的加工处理,每一步都凝聚着的智慧与汗水。
据悉,肖家坊镇以坊前村为试点,尝试“烟稻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党支部引领、村干部带头,带动近百名农户从事水稻制种行业,一粒粒“稻种”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金种”。
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邓顺平说:“邵武这边的种子质量很好,我们已经在肖家坊镇这边设点收购九年啦。”
肖家坊镇绿色产业综合体内配备电烤房40余座,让制种大户可在此完成种子烘烤工作,从而达到节约时间、减少成本的效果,确保每一粒种子都符合最严格的质量标准。
发展现代种业,当好种业振兴先锋队。近年来,肖家坊镇积极探索新模式,在保证产值、收购渠道的同时,还为农户提前垫付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既确保了稻种的质量,又大辐提高了劳动效率,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制种的积极性。肖家坊镇是邵武市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面积已达1.2万亩。
肖家坊镇坊前村水稻制种大户巫自伟说:“我今年水稻制种面积种植128亩,受到高温的影响,产量没有之前的好,但是也是小有赚头。种业安全很重要,我对制种行业也很有信心,来年我会扩大面积继续种,我们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