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何以名仕出武夷

2024-03-13 09:23: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武夷风光 彭善安 摄

东南网3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姚雨欣)春节过后,省级“科特派”郑明月的脚步几乎没有停下过:往返于南平、杭州、北京各地,为从高校引进人才、温室气体标准物质产业化合作等事项奔忙,将更多资源导入南平。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课程设计与导师团队组建,希望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起‘双碳’人才走进南平的‘桥梁’……”作为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明月致力于发展南平“双碳”产业,说起新一年的计划,他满怀信心。

引来“科特派”,带活一个新产业。像郑明月这样驻扎在南平、大家耳熟能详的领军人才,还有谢华安、廖红、刘国英等等。

春节假期,除了“引进来”,从闽北“走出去”的人,纷纷回到家乡,活跃在大众视野:

在春节前夕举办的“三浦并臻·福满浦城”文化展演活动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吴明红回到家乡浦城,登台为父老乡亲送上新春祝福,让观众惊喜不已。

“两位校长都是我们家乡的骄傲。”活动现场,73岁的老浦城人刘华倍感激动,“福州大学的上一任校长付贤智院士也是咱们南平人,闽北真是人才辈出啊。”

闽北悠久的朱子文化、闽越文化等等,培养孕育了大量的历史名人。而今,绿水青山间,文化与科技人才依然辈出,让人感叹:闽北文脉,源远流长,未曾间断。

古与今

——贤能辈出成“矿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闽北古今皆是群星璀璨,名人辈出。

春节期间,开馆不久的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人潮涌动。

这座坐落于梦笔山西麓的艺术地标,是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专业公共美术馆,倾注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大量心血。这让他的家乡浦城,有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场所。

打开地图,福建最北,就是“粮仓”浦城。

这里是古代出省要道,更是重要文化通道。自南朝著名诗人江淹首开文风,1000多年来,浦城涌现出无数优秀诗人和优美隽永的诗词歌赋。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中的名句至今为世人传诵,其作者叶绍翁正来自浦城。北宋“西昆体”的主要诗人杨亿、编撰《文苑英华》的杨徽之、名列“元诗四大家”的杨载等也都是杰出代表。

往南,文脉寻根,绕不过武夷山。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在这里,大儒朱熹的《九曲棹歌》弦歌不辍、传唱至今。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朱子理学在此萌芽、发展、集大成,成就了南平“道南理窟”“闽邦邹鲁”之誉。

……

正因贤能辈出,在唐以后,闽北即被称为“文儒之乡”。

数人物,这里曾走出2000余名进士、12名状元、20名宰相;

看典故,江淹夜宿浦城“梦笔生花”及“江郎才尽”的故事为人称道,闽北先贤杨时、游酢“程门立雪”的典故至今脍炙人口;

论贡献,朱子理学诞生于此,文脉绵长。既有经世济民的良相,如章得象、李纲、真德秀、杨荣等;也有安邦定国的重臣,如黄裳、廖刚、游居敬等。既有华章传世的文豪,如蔡元定、袁枢、杨亿、柳永、严羽、杨载等;也有德高望重的大家,如宋慈、曹修古、何去非、何秋涛等等。他们,都为中华文明建树了不可泯灭的功绩。

历史总是潮起潮落,难得的是,闽北古今文脉不辍,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富集地。

如今再回头看,不少学术界人士认为,从闽北浦城出发往南,已形成了一条大学校长的“矿带”,他们享誉全国,也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去年底,在南平举行的第二届考亭论坛上,中国朱子学会会长、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应邀出席。作为南平人,他从2003年开始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在任14年。家乡人民感慨,他为朱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与育

——大儒过化立学风

追根溯源,这厚重文脉,源头在哪里?

在福建考古界,有“地上看泉州,地下看浦城”之说。

在浦城县殿基村的后山上,有一处马道坪遗址,年代可追溯至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2017年,厦门大学历史系与各级文保单位组织考古学专业师生在此进行首次考古发掘。这里发掘出的墓葬、建筑基址等大多属于普通人,反映着约5000年前当地先人细水长流的真实生活,也是中华文明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历史的卷轴向前舒展,文明早早地在南平萌芽与滋长。

武夷山葫芦山、浦城牛鼻山、光泽馒头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见证了自原始社会起先民的繁衍生息;入选2005、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浦城猫耳弄窑群和管九土墩墓群,将福建文明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武夷山悬崖绝壁上的架壑船棺,无声讲述着3000多年前古闽人的神秘传说和朴素信仰;静静矗立的城村汉城遗址,仍可寻见闽越古国的繁华,诉说着2000多年前的历史兴替。

还有众多散落在闽北大地的古村落、古书院、古寺庙、古茶道、古廊桥,无不镌刻着时光的印迹。

把这些古老遗迹背后的故事串联起来,可以一窥闽北文化的脉络——

南平起于闽江之源,居处八闽之北,是东南沿海联接内陆、辐射中西部的“主通道”,也是古代福建对接江南等地的“桥头堡”。

秦汉时期,闽北属闽越国。东汉建安年间,福建最早设置的五县之中,南平有其四,即:南平(今延平)、建安(今建瓯)、汉兴(今浦城)、建平(今建阳)。南平寓意“南疆平定”。三国时期,置建安郡,唐代更名建州,“福建”之名即取福州、建州首字而来。

“追根溯源,历史上北方战乱多有移民迁入闽北,特别是历代三次大规模移民时期,即两晋、唐五代和宋元期间,都有很多人迁入闽北,其中不乏世家大族。”南平市委党史方志研究室副主任詹文华介绍,入闽之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移民,二是当官后留下,三是流放。

以南宋大儒朱熹为例。其父朱松于1118年到政和任县尉,携一家八人入闽,任职期间,兴办教育,先后创办云根书院、星溪书院,开创文化教育之先河。

闽北是朱子家族入闽的第一站,也是朱熹出生、成长、成就和终老的地方。朱子一生七十一载,除了在外为官九年,其他时间大都在闽北度过。

文脉的薪火相传,有一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书院。

三街两市书院林立,坊隅巷陌比屋弦诵。在闽北,书院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培养了大批人才。

朱熹有着浓厚的书院情结。他一生创办、修复和读书讲学的书院多达60余所。成千上万的学生为他亲炙,据考证,正式注册有名有姓的就有488人。翻阅花名册,竟有二代、三代同时就学于其门下。

“朱子对书院制度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全面的。朱子书院主张大体可用‘传道济民’来概括,即赓续道统、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书院的种种功能都是围绕传道而展开的。这是书院教育的重要功能,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中断的原因所在。”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介绍。

“除了朱子,氏族大家多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入闽后创办了不少家族式书院,为闽北书院文化留下了璀璨的一页。”詹文华说。例如,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原任工部侍郎的黄峭回到了家乡和平建起了和平书院,开创了古镇宗族办学的先河,培养出无数名人贤士。

绿水青山,钟灵毓秀。历史长河中,文人雅士辈出,又与当地物产碰撞出了高雅的生活方式:品茶、鉴盏、印书……

“其中,宋代可以说是闽北文化的鼎盛时期,宰相、进士等闽北名贤也多集中出现于这一时期,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南平的地理位置、交通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詹文华介绍,宋代政治中心南移,由开封迁至杭州,缩短了八闽与政治中心的距离,南平社会经济文化走向繁荣。

宋代,南平已有“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之赞誉,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赞曰“龙团凤饼,名冠天下”;政和更因宋徽宗喜好当地白茶而赐县名。

武夷山下梅村,一个渡口,流转了“万里茶路”的传奇。这是继丝绸之路后又一重要国际商道“万里茶路”的起点,17世纪伊始,武夷茶于此出发,运到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写就了长达两个世纪的传奇。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