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他乡 “味”在故乡——顺昌灌蛋的厦门之旅
2023-11-03 17:27: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东南网11月3日讯(通讯员 廖敏恺 徐华山)“就是这样一点点地灌进去吗?”这样的疑问在“蛋满灌”的操作台前已经重复了无数次,但“蛋满灌”的员工依旧不厌其烦地为顾客介绍顺昌灌蛋的“秘密”。在厦门鼓浪屿龙头街的“蛋满灌”门前,顾客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不断探出脑袋、伸长手机,想要一睹这随着锅中热汤翻滚的顺昌灌蛋。这样的画面在“蛋满灌”的门前已成日常。
2013年,吴春花和范天安夫妇作为游客来到鼓浪屿。鼓浪屿上的风土人情和盈满游客,让这对夫妇最终决定将顺昌灌蛋带到这里来。“因为当时想的也是说鼓浪屿是旅游景点,全国各地都有人来,那我们就想着把这个家乡的东西给推出来一下,然后我们自己也可以赚点钱,也可以宣传一下家乡的文化”,作为创始人的吴春花介绍说。
都说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但范天安夫妇俩首日的销售额就达到上千元,“当时的客人觉得它(灌蛋)的这个工艺做法很奇特,虽然说这只是蛋跟肉的结合,但是这种制作方法他们从未见过,都觉得这个工艺非常的新鲜、很新奇,游客都会买一份尝一下味道,还拍视频记录我们的制作技艺。”顾客的热情和起步的收益,让这对来自顺昌的夫妇最终决定在这扎根。
“我们最开始是在别人店面门前租了一个档口,原先的店主不同意客人买我们的灌蛋到店里吃。我们夫妻觉得让客人受到了委屈。那时候就想要更努力一些,让我们的客人能很舒服地坐在店里品尝灌蛋。”吴春花回忆道。
小小的灌蛋就这样逐渐在鼓浪屿上扎根并为游客所熟知,但创业并非一帆风顺的,流动小摊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城管管制。小吃行业在鼓浪屿上竞争激烈,城管管制却要求小摊贩们不能使用小喇叭,这可让范天安夫妇困扰了好一阵,如何在一众小吃中脱颖而出,不仅仅要靠味道,还要有声音。“因为游客非常多,人挤人的,想让人家知道灌蛋的话,那肯定声音要比别人大一点。慢慢地顺昌灌蛋在鼓浪屿有了知名度,就不需要这样去介绍、去宣传,就省了很多力气。”
曾有一对来自上海的情侣游客,顺着网络评论平台找到我们“蛋满灌”。灌蛋的独特风味让这对情侣游客在这连吃三天,却还流连忘返。“蛋满灌”时常有回头客光顾,那种独特的滋味让顾客们百吃不厌,似乎顺昌灌蛋也成为他们旅途中的“故乡”味。就这样,顺昌灌蛋靠着口碑和味道,在鼓浪屿上知名度的逐渐上升,客流量不断增加。鼓浪屿上的店面已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更好提升顾客体验,范天安夫妇决定在厦门岛内增加分店。
在厦门镇邦路上,张学魁正经营着“蛋满灌”分店。他刚刚大学毕业时因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便同范天安夫妇来到厦门一同创业。经历多年学习,张学魁已能独当一面经营着一家偌大的门店了。
“我们刚来的时候,师傅这样教导的,他说你什么都不用想,只要把这一件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要有一种工匠精神。当时我们就是一辆小餐车,租人家门口,也没有自己的品牌,要让客人过来消费是很难的。叔叔教导我们,只要食材用得好,用心去经营,慢慢地就会好起来。过了几年之后,‘蛋满灌’得到本地人认可,生意慢慢好起来了。”
在店内品尝顺昌灌蛋的游客赞不绝口,“味道很好,我们看到是非遗就过来了,本来在鼓浪屿,但是人太多了就没进去。”来到厦门旅游的游客边品尝边夸赞道。
随着“蛋满灌”的口碑和受欢迎度的不断提升,“蛋满灌”逐渐成为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在各网络点评平台评价也持续上热榜。
现如今,范天安夫妇不断延伸出多种餐饮店面,“蛋满灌”也开辟顺昌灌蛋非遗研习基地,吸纳更多的新兴力量传承灌蛋技艺,让顺昌非遗文化技艺更好地走出去,让更多的他乡之人,学习传承顺昌之味。
相关阅读:
- [12-17] “顺昌灌蛋”可开袋即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