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普查数据助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带科学布局
2022-10-05 14:40: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武夷山市普查办主任、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朱潇楠介绍,通过此次普查中,武夷山市应急管理领域综合风险普查调查采集涉及到的承灾体306条、历史灾害731条、综合减灾能力1297条的数据共计2334条。其中包含学校、医疗卫健机构、住宿、公共文化场所、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等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280条;综合减灾能力1297条,主要有政府灾害能力、社会与社会组织减灾能力、乡镇与社区减灾能力以及家庭减灾能力;最后就是历史灾害,主要是1978-2020年度自然灾害和重大历史自然灾害。
“武夷山市主要灾害有高温、干旱、低温连阴雨、冰雹、大风、霜冻、暴雨。按照普查的自然灾害划分,主要还是集中在森林火灾、洪涝灾害、风雹灾害和台风灾害。为此,武夷山市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武夷山市成立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同时,建立了比较强有力的队伍,武夷山市有消防大队、森林消防两支专业救援队伍,共计163人。市直及乡镇各类半专业救援队伍共35支898人,社会救援队伍1支98人,能够满足武夷山市各类自然灾害救援需要。”朱潇楠说。
2021年3月,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时,鼓励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而作为支持当地茶产业发展的应急管理、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也在这片土地上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朱潇楠表示,他们将普查数据应用到实际的自然灾害防治的场景中,比如茶产业是武夷山的支柱产业,武夷山内外圈茶山密布,普查数据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茶园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而且可以对茶山规划、种植管护等提供参考依据。他举例说:“我们的‘智慧茶园系统’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提供具体细致的气象指导,通过茶园内安装的摄像头、温感、湿感、雨感、雨量传感器等搜集数据,比如暴雨天监控雨量,如果发现这里一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就会电话通知人员从茶山撤离,避免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武夷山市财政每年确保救灾工作经费66.8万元,落实市级救灾应急预备金100万元,各乡镇落实救灾应急预备金3万元到5万元。备齐备足冲锋舟、橡皮艇、编织袋、救生衣等救灾物资及装备。储备棉被、床板、帐篷以及餐具、灶具、照明等救灾物资。
例如,星村镇将镇敬老院与其两侧各一所小学、中学校园作为镇应急避灾点,并将敬老院设为应急救灾等物质的储备点,内有棉被、床铺、热水器等各种生活用品和消防器材。为引导大家及时避险,镇上多处张贴着避灾点路线指示牌等。
通过普查,武夷山市摸清了当地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他们更有信心做好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在保护的基础上带动发展,指导政府科学合理布局一批生态优势产业,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带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相关阅读:
- [05-13] 光泽县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
- [12-07] 南平市应急局对浦城进行应急系统风险普查核查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