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沃野桑田绘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三农”工作综述

2022-09-21 09:23:2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温柳婷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乡村振兴步稳蹄疾

日前,2022年“福建省乡村振兴热度指数”在福州正式发布。松溪县、顺昌县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十,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作为农业大市,南平市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省上推进乡村振兴有关精神,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七大工程”之一,确定为南平市今后五年重点任务抓紧抓实。

与此同时,南平市联合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标准编制《南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阶段确定至2050年发展目标;积极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等,并将耕地保护、“三茶”统筹发展、种业创新、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四项行动”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9年,南平市率先在全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一带N点”示范带建设计划,并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美景、一带一主题”的工作思路,串点连线、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截至目前,全市7个县、12个乡镇、110个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县、特色乡镇、试点村,3个镇获评省级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33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结合乡村振兴“双百”工作考评,评选出15个五星级示范村,30个四星级示范村,打造乡村振兴“一带N点”示范带64条。

乡村产业强,乡村振兴才“有里子”。

十年来,南平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千亿产业”进村、“武夷品牌”进村、“数字农业”进村,重点发展粮食、茶叶、果蔬、食用菌、畜禽、水产、花卉苗木、中药材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成功培育建瓯市水源乡桃源村等7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以及10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并且,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1家、农民合作社7821家、家庭农场4087家;拥有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5个国家级产业强镇、2个省级产业强镇;创建1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1个闽台农业发展示范县和27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累计引进示范台湾农业良种近300个,推广台湾农业五新技术辐射面积超过2万亩;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遍地开花的农村特色产业为闽北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1  2  3  4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