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员”吴敬才:躬耕农业 初心不改

2022-09-13 10:52:1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走进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村头一块写有“中国科特派第一村”的牌子特别醒目,村里还有中国第一个科特派主题馆。这些,都与一位名叫吴敬才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密不可分。

1998年12月,刚从德国进修园艺栽培技术归来的吴敬才,就被派驻到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成为闽北首个驻到村里的农技人员。

初到溪后村,吴敬才就展开细致的调研,很快摸清了溪后村的基本状况:全村共有600多户2000多人,村民收入长期以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那时候,溪后村刚刚遭遇了一场特大洪灾,农业生产元气大伤。村民有心想通过多种些水果来实现增产增收,但受制于专业知识的匮乏,种出来的果蔬品质不好,价低难卖。

吴敬才一肩挑起全村的果树、蔬菜、土肥、林业等各项专业技术的指导工作。白天,他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村民选土、施肥、修剪、嫁接、防害、打虫;晚上,在村部大会议室里,为求知若渴的村民进行农业科技的专业知识培训。经过一个冬春的技术指导,第二年夏季,村民们就尝到了甜头,每亩雪柑卖到了7000多元,收入翻了几番,果农们个个喜笑颜开。

作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的一员,他在溪后村的下派科技服务任务圆满结束后,又多了一个派驻点——南平市大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他在这里埋头于羽衣甘蓝等蔬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干得不亦乐乎。

吴敬才在溪后村及南平市大横农业科技园区驻点了7年,累计引进国内外果蔬优良品种800多个,向全市推广国外农业优良品种28个,种植面积5.1万亩,累计助农增收2799万元,为科技进步支撑南平农业的绿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因工作需要,吴敬才于2005年从南平市农业局经作站调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数字所)。在这个新组建的培训中心,他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等项目培训,协助中国农科院,为福建省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研究生200多人。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在省农科院成立后,吴敬才又与同事一道,围绕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创业,举办技术培训100多期、受训人员超5000人次。其间,他还推动组建了一支由省市县区专家、种养专业户、创业能手、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等170多人组成的教师队伍。工作中,他把科技特派员培训与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省农科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 “一乡一特色”等培训工作相结合,形成立足海西、面向全国的科技特派员培训体系,促进农业“五新”技术传播,提升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2013年,吴敬才再担重任,驻点中国以色列示范农场省农科院福州埔垱基地,担任科技特派员,先后培训了福建和中西部省份的新型职业农民1000多人次。2015年,他又担任福建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兼职教授,向全省职业农民蔬菜专业班讲授“番茄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生菜NFT无土栽培技术”等课程,累计培训学员450多人次。

这些年,吴敬才的科技特派员工作还远不止这些。他是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项目的主要实施者,从2010年开始,每年实施60个专题远程培训课程,至今已累计惠及农民900多万人次;2011年起,吴敬才又承担起科技援疆的工作任务,每年举办“智力援疆”培训班3-6期,累计培训1300多人次,为边疆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

躬耕农业,初心不改。2018年,已是省农科院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的吴敬才再次返回延平区,又成为溪后村的科技特派员,还担任了泰禾生态农业公司的科技特派员。几年间,他帮助溪后村发展百合花产业,为泰禾公司引进大棚种植葡萄、猕猴桃新品种,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他带着省农科院数字所两位青年党员,在延平区王台镇、茫荡镇等地开展科技服务的同时,建立了3家农业企业科特派工作站。

“溪后村是我科技特派员生涯的起始之地,很高兴能在这里‘二次创业’。”吴敬才说。(许志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