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机”智收割再生稻,浦城开展2025年福建省再生稻收获机械化现场演示评价活动

2025-08-25 18:02:3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25日讯(通讯员 图/文 徐裕 何周超)金秋八月的浦城田野,稻浪翻滚,机声隆隆。近日,浦城县临江镇千亩再生稻示范田里热闹非凡,2025年福建省再生稻收获机械化现场演示评价活动在此火热开展。

农业农村部农机总站粮作机械处副处长马玲娟,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处长杨建榕,南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陈剑钊,浦城县农业农村局、浦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的农业专家齐聚田间地头,为福建再生稻机械化收获寻找“最优装备”。

再生稻收获机械化现场演示

田埂上,9台不同型号的联合收割机依次排开,既有农户常用的通用机型,也有带差速转向、窄履带宽割台、滚筒传动变速箱等专用设备的机型。随着指令下达,机具轰鸣着驶入稻田,金黄稻穗瞬间被卷入机身,饱满谷粒归入仓中,留下整齐的稻桩在田间延伸。专家们在收割机作业后迅速划定采样区域,用卷尺测量面积、计数器统计稻桩数量、电子秤称量散落谷粒,每个环节都精准记录。

“去年我们用宽履带机子,碾压损失率高,二茬减产不少,今天这场演示会就像‘农机说明书’,哪款机子适合我们丘陵地的再生稻,一看数据就清楚。”田边观摩的浦城县万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芳华看得格外认真,他说,农机投入动辄数十万元,看着专家们现场测数据、做对比,他心里的“选机焦虑”一扫而空。

如今浦城再生稻从耕地、种植、施肥到收割、烘干的全流程作业,已实现专业机械的“无缝衔接”,那些适配再生稻生长特性与丘陵地形的农机设备,不仅让每亩田为农户省下近百元成本,更显著提升了收获作业效率。

现场观摩了解再生稻收获机械化

“再生稻就怕机器碾压,稻桩保存得好,二茬才能有好收成。”浦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严明皞介绍,这次测评重点解决“碾压损失率高、适用农机短缺”两大痛点,通过科学测产,将筛选出碾压率低的“优机清单”,为后续“优机优补”政策提供依据。

近年来,浦城县作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力推广自动驾驶插秧机、无人机统防统治、智能育秧等适用装备,并成功申报全国“丘陵农机熟化应用规模化试点县”,为浦城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打通“最后一公里”。2024年,全县完成机械化插秧20万亩,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8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35%。

接下来,浦城县将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引进适配丘陵山区的先进农业技术与装备,为农户提供从选种、种植到收割的全链条优质服务,进一步推动再生稻产业向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福建省再生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机收减损注入实打实的装备与技术动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