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积极构建老年教育新格局
2022-04-21 17:39: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温柳婷 |
分享到:
|
吸纳更多办学力量
“老年大学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一节课课酬仅50元。教师队伍以退休教师、兼职教师为主,最年长的老师已经78岁高龄,都是带着敬业奉献的热情来教学。”该校工作人员洪小渌介绍:“去年起,我们与建盏协会、茶叶协会和相关企业合作,开办建盏技艺班和茶文化班,建立3个校外实训基地。引进优秀教师来潭指导,对现有声乐班学员进行选拔,着力打造精品团队。”

声乐老师董小乐是中学一级教师,建阳音乐教育协会原会长,在老年大学任教十多年来,坚守教学岗位、尽心尽责,为了保证合唱表演的整体效果以及音准的发挥,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带弹唱,常常声音嘶哑了,才稍作休息。她的教学课堂生动活泼,深受学员们喜爱,每次老年大学一开班,声乐班学员名额总是最先被抢空。
“刚来老年大学时,我五线谱都认不全,现在不仅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还学会四个声部的混声唱法。这些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辛苦付出!”老学员胥伏莲感慨地告诉我们。
培养老年教育队伍
老年人是老年教育受益者也是主力军,建阳老年大学加大资源共享,以“经纬办学”的维度,拓展教学边界,打造培养了一批强有力的队伍。即选送品学兼优、乐于奉献的中老年学员进社区,成为教学点的中坚力量。
刘恩明是建阳老年大学的优秀学员,在老年大学学习声乐十多年,如今发挥旗帜作用,在老年大学帮扶下,利用社区提供的场地资源,成立南阳社区教学点,带动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学习,他们组建的“青松合唱团”,曾应邀进京参加第九届全国中老年合唱艺术节,在国家大剧院唱响赞颂廖俊波的歌曲《大写的担当》《那一片红》,弘扬了时代楷模精神。同时,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类公益、慈善演出和各项文化交流活动,成为建阳区倡导文明新风的义务宣传员,群众文化活动的“好招牌”。
还有许多像刘恩明一样的老同志,在老年大学学有所成后,积极担任社区舞蹈队、太极拳队队长,带领社区老人开展文艺活动。太极拳学员王明霞说“习练太极拳,强身又健体,能将知识分享给小区里的人,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以前,我们这群老年人最常做的就是聚在一起打牌、搓麻将。而今,社区里有了老年大学教学点,我们多了休闲娱乐方式,心情舒畅,作息规律,家庭也越来越和睦了。”学员袁兰说。
共享老年教育成果
“对疫情要做到心中有数,看官方媒体,不信谣……”疫情反复期间,建阳区老年大学向所有学员发送了一份线上的《疫情常见心理问题及自我疏导》资料,提醒他们维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保证睡眠。
建阳老年大学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实现“停课不停学”,依托福建老干部App、福建老年大学“空中课堂”、班级微信群等途径,通过适时推送讲解视频、发送相关知识、交流学习成果等方式,继续为老年学员服务。
古琴班邓云婷老师课后常运用抖音直播功能与学生视频连线,现场连麦带弹,下播后学生回看直播复盘学习内容,以更直观形式了解自身不足,纠正指法错误、节奏快慢等。学员陈韶华表示:“课上听,回家练,练习过程有疑惑及时向老师请教,很有收获。”
“我们在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注重课后的复习巩固。践行‘互联网+教育’,打造线上线下全程式服务,满足老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谈到今后的工作,建阳区老年大学副校长祖建和说。
相关阅读:
- [04-21] 建阳:“银发”志愿者 创建文明城市正青春
- [04-21] 建阳小湖:春暖茶飘香 茶企制茶忙
- [04-21] 建阳莒口:小小茶树菇 “菇”起村民钱袋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