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财经 > 农业银行 > 正文

农行南平分行: 写好乡村振兴答卷 守护“稳稳的幸福”

2022-03-31 16:09:2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3月31日讯(通讯员 宋骁寒)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了写好新阶段乡村振兴这篇答卷,农行南平分行履行好扛起三农“金融管家”职责,全面实施推广“一县一惠农e贷”“一特色产业一惠农e贷”,不断创新推广茶叶、柑橘、笋竹等22种特色产业“惠农e贷”,为全市3.98万户农户送去专业、及时、贴心的金融服务。

得益于数字化转型,农行南平分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采用“整村推进”模式,在服务的广度、深度、速度上做足了文章。经过多年来的辛勤耕耘,“惠农e贷”已遍布全市所有乡镇、95%行政村。至2月末,该行“惠农e贷”余额33.45亿元,授信余额47.54亿元。“惠农e贷”从2017年推广至今年平均增速达419%。

为产业振兴铺上“高速路”

小小一片茶叶,寄托着疫情时代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向往,更饱含着茶人对茶产业做大做强的希望。农行南平分行将金融服务嵌入到整个茶产业链中,通过全力推广“惠农e贷”,撬动产业发展规模效益,为提升茶科技、弘扬茶文化、振兴茶产业打通“最后一公里”。

提到“惠农e贷”,武夷山市洋庄乡浆溪村的茶农林清松赞不绝口。林清松打小看着村里子的老一辈种茶、制茶、喝茶,茶叶已深深融入当地人的生活。积累了数年制茶经验,作为新一代制茶人他开始谋求转型,创办了武夷山九公里茶业有限公司。

“2018年,农行帮我办理了贷款10万元,我就利用这笔钱着手改建茶叶加工厂房。”林清松加快了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脚步,茶叶销量稳步上升。

随着合作加深,2019年农行为他提额至30万。“农行不仅帮我提升了额度,还降低了利率,对我这种小商户来说非常给力!”有了更多资金注入,林清松的公司年精制茶销售量突破10万斤,利润达百万元,成功实现了一个“小目标”。

如今,林清松已成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20余户农户也加入了制茶队伍。这也恰恰体现了农行乡村振兴模式的重要思想——通过赋能致富能手,扶持当地产业发展。

“几年之后,如果全村茶园都能按高标准管理,产值将过亿,人均产值几十万,到那时就是真正乡村振兴了。”林清松为茶园算了一笔经济账,描绘了一幅振兴蓝图。

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标准化服务到专属方案,从武夷岩茶到政和白茶,短短4年多时间,“茶叶惠农e贷”实现从0至如今9.83亿元的突破,农行人用行动打通了、拓宽了这条通往产业富强“高速路”,贷款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在社会多方助力下,2021年全市茶叶产值突破350亿元,一个国家级“三茶”融合发展试验示范区崭露头角。

稻花香里“引活水”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农行南平分行把金融助力粮食产业、服务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聚焦种粮大户、农机农资生产供应、粮食加工流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足额保障各地春耕备耕信贷需求,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田间地头。

选种育苗、春灌追肥,虽然春寒料峭,作为“闽北粮仓”的浦城大地已是一派农忙景象。管厝乡溪南村种粮大户周文波正投入新一年的种粮热潮中。

周文波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种粮大户,粮食种植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事业。2017年他和妻子成立了浦城县绿翔家庭农场。夫妻二人勤劳能干,产品销路越来越好,种植规模也随着扩大,农场名气也是响当当。

今年他的农场种植面积达到了800亩,水稻种植就超过400余亩。其他还有芋头、玉米等多品种农作物。年初,由于受到市场、气候、疫情等多因素影响,资金回笼缓慢,这让准备购买春耕农具、农产品肥料的周文波一时有点措手不及。

“眼下芋头播种前要堆肥,还要覆盖地膜,正需要一笔钱”。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农行浦城支行得知他的情况,立即安排客户经理上门对接、收集材料,为他办理额度30万元的“粮农贷”。从审核到放款仅用不到3天的时间,解决他“急难愁盼”问题。

“有了这笔资金,我可以采购更多农资,做好春耕准备。”周文波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

为了更有效服务春耕备耕,农行南平分行服务团队采用上门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农户办贷时间;采用线上渠道最大程度提升办贷效率;建立贷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信贷审批优先受理、优先办结等机制。今年来,该行净投放“惠农e贷”2.52亿元,确保春耕资金到位及时、金融服务不误农时。

共同富裕“不掉队”

在致富路上,有人先起步,有人后发力,但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守护每一位劳动者对丰收最质朴的渴望,这是农行南平分行一如既往的使命。

农历正月前夕是鸭肉鸭蛋需求的旺季,对于养殖户来说,从冬季开始,就到了一年一度忙碌的时期。家住建阳区回龙乡浒州村的的贫困户李小和、李盛高一家也不例外。

“你看这些鸭子,不仅分量足,肉质还非常好。”看着鸭子在啄食的画面,李盛高感慨万千。

由于父亲李小和常年患有肾病综合症,每月看病吃药要花费大几千元,对这个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全家6口人仅靠小小的养殖场和儿子在外打零工为生。看着父亲日益衰老的身体,李盛高的眼中有不忍,“我打算从外地回来接管父亲的养殖场,一直盘算着扩大规模。”

想要扩建养殖场需要勇气,更需要一笔实实在在的资金来完善场里基建。在逐户走访贫困户过程中,农行建阳支行了解到李盛高的情况,为他发放了一笔10万元的“惠农e贷”用于购买鸭苗、饲料。

随着资金到位,如今李盛高的养殖场从4000只鸭子增加至6000只。“前期可以卖蛋,后期可以卖鸭,今年我估摸着收入可从12万提升至18万。”李盛高笑着说。

“全市原贫困户还是有一些的,他们大都因疾病缺致富手段、启动资金。针对满足条件的贫困户,我们做到贷尽贷、应贷尽贷。同时,我们还和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合作,帮助贫困户申请补贴、邀请专家下乡指导、帮他们拓展销路,多方协作助力脱贫。”农行南平分行工作人员表示。

金融最大的力量,不在于“输血”,而在于“造血”。改变一个社会生态、一名贫困户的生存状态,鼓励他们用双手打拼出明天,这才是“可持续的真扶贫”。至2月末,农行南平分行已为533户贫困户带去1.02亿元资金用于增收致富。下一步,该行将进一步完善乡村农业信用融资体系的建立,烫平贫困户“烦心、烦事、费钱”的痛点,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为了农民的幸福。未来,农行南平分行将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初心,与国家战略同频、同步、同向,发挥专业优势、科技优势、生态优势,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奉献农行力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