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南平新闻 > 正文

激发“双核”驱动力 锻造发展新引擎——代表委员热议城市聚能工程

2022-01-08 09:19:48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精准对接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建好建阳经济开发区、考亭文旅度假区等发展平台,推动医卫产业、林产工业、竹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培育壮大“5+3”产业集群;抢抓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机遇,全面推进“一环四线N点”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打造三大卫星集镇……建阳将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在深化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武夷山市将融入全局谋发展,着力在规划上对接,在产业上互补,在项目上协同,以新机场开建和旅游观光轨道开通为契机,围绕环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布局实施一批‘金线串珍珠’重点项目,尽快形成与建阳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南平市人大代表、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说。

杨青建介绍,武夷山将以产业提势能,突出旅游提质、“三茶”统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以创新增动能,深入实施科特派制度领跑行动,以更大力度推进理念、思路、产品、业态、模式和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以治理促效能,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承载力。

完善基础支撑 增强“经济磁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建阳与武夷新区一体化发展,与武夷山同城化发展。南平市政协委员、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建华建议,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重点项目布局和主导产业功能四个方面,实现三个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提升新南平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带动能力,打造闽浙赣交界区域有特色的中心城市。

“行政中心搬迁后,应利用好搬迁后物理空间重塑的契机,立足闽浙赣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形成较强的城市联动效应,更高的外向度和通道优势有利于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前沿平台,形成绿色产业中心。”江建华认为,南平市有“双世遗”和武夷山国家公园两个品牌优势,中心城市的影响力、集聚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后劲。

江建华表示,可采取增量和存量并重的办法,推进建阳中心城区的发展。在产业上,加大对绿色产业的空间布局,对标对表“七大工程”目标任务及 “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布局生态食品产业园、智慧物流园、职教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形成产业集聚,把打造绿色产业和新区发展结合起来。此外,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集聚空间发展要素,打造出符合“双世遗”特质的城市配套,包括教育、医疗、康养、社区服务。下一步,要完善博物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高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打造15分钟高品质宜居生活圈。 (张莎 郑金富 廖晨星)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