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激活朱子文化的生命力
2021-12-22 09:06: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两岸同胞都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成长起来的,朱子文化是我们共通的精神财富。”日前,在南平市举办的第五届“朱子文化寻源之旅”中,台湾书院代表李雪香深有感触地说。此次活动共邀请了海峡两岸约50位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会、实地参访朱子文化遗存等形式,感受朱子文化熏陶,共论新时代下朱子文化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通过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和传播活动,朱子文化的生命力在大众中逐渐被唤起。《南平市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后,朱子文化成为闽北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
重修朱子文化遗存
“政和是朱氏入闽第一站,云根书院的重建凝结了政和人民对朱子三代兴办教育、传播文化的功绩的怀念与崇敬。”在云根书院研究会名誉会长魏万能看来,重建修缮文化遗存,将更好传递朱子在闽北的故事。
云根书院由朱熹之父朱松始建,历史上曾多次损毁。2004年,政和县委、县政府成立云根书院筹建委员会时,其已经历六次重建,魏万能时任筹委会主任。“当时院址几乎是一片荒地,连路都没有,我们就从凿山开路做起,一步步把书院建设了起来。”魏万能告诉记者,书院的重建得到了各界有识之士的慷慨支持,民间资助达500多万元。
闽北朱子文化的物质遗存丰富,2014年以来,南平市投入专题调查经费30多万元,系统化梳理出辖区内140处朱子遗存,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县级文保单位52处,可谓“县县有朱子,处处有遗存”,也构成了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
今年初以来,南平市着力打造以考亭书院为中心,散布周边县市的书院为骨干的“中华书院大观园”,并以第44届世遗大会为契机建设武夷山五夫朱子特色小镇、朱子文化生态园等,谋划了5大类29项朱子文化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68.78亿元。
目前,通过创建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落实保护、学术、传播、教化、交流五项工程的“一区五工程”,南平已建立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标志碑67处,占全市朱子文化遗存总数的97%;先后完成了考亭书院、武夷精舍、云根书院、朱文公庙、建瓯五经博士府、朱子社仓、朱熹墓等朱子遗迹重建修缮,形成了一条复现朱子生前足迹的“理学文化长廊”,为开展文化交流、研学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
阐发朱子文化精髓
近日,在一场名为“中国有约,遇见福建”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来自古巴的诗人Yasef Ananda在武夷精舍聆听了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陈国代教授的讲解。会后,Ananda由衷地感叹道:“朱子在千年以前对民本思想的论述令我印象深刻,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传统在中国由来已久。”
相关阅读:
- [12-17] 建瓯市第一小学与新疆木垒县第三小学开展“朱子文化进校园”共建活动
- [12-22] 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12-16] 南平实验小学开展“扬朱子文化,做和乐少年”道德讲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