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南平:生态为先 向绿而兴

2021-07-28 08:51: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大干镇率先试点。以前,河湖流域、乡村道路、森林资源、人居环境等分管部门各有“一亩三分地”、各扫“门前雪”,职能既交叉又存在盲区,问题上不来、处置不及时,监管往往流于形式。“改革六位一体,整合6个部门的37项巡查内容,变成一个部门的事,成立县乡两级生态巡查管理中心。”生态巡查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文说。

缘此,化繁为简,政出一门,采用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让第三方福州雪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服务,专职的巡查专管员应运而生,专门负责“挑刺”,由县生态巡查管理中心分发给乡镇部门,形成工作闭环,效率上大大提升。但是,人员和资金投入却大幅缩减,人员由原来的637人压缩至76人,将原来分散在6个部门的300多万元资金统一使用,大幅压缩投入。

“改革后,打通了生态巡查‘最后一公里’,而且解决了用工规范问题,让巡查工人工资、保险都有了保障。”张庆文说,以试点大干镇为例,以前光河道管理员就聘了10个,现在全镇只需要4个生态巡查专管员,两两搭档,六位一体,现已发现生态问题4164件、已处理4114件、正在处理50件,处理率达98.8%。

改革在工作效率上做“加法”,在投入上做“减法”,提升生态治理能力,2020年顺昌获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目前,顺昌县改革探索已在全省乃至省外许多地方推广,我们正在摸索无人机等智能化巡查模式,制定巡查行业标准,将这场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进行到底。”张庆文说。

改革的命脉在于“系统治理”,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保护修复,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治林、治茶等修复项目协同推进。

“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顺昌。”作为全国唯一的杉木之乡,顺昌靠山吃山,将这些木材采伐变现,成了林农祖祖辈辈不变的生活方式。“大批林木砍光,森林质量一落千丈,有林无材,大径材杉木基本没有,生态环境也敲响了警钟。”县国有林场场长赵刚源说。

从经营模式上改变,顺昌开始采用“采伐时保留阔叶树+不炼山耙带整地造地”等模式,变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将一次性主伐变为择伐。如此,以“树种珍贵化、木材大径化、结构复层异龄化”的近自然经营模式,作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必由之路。

目前,顺昌已完成收储林木林地面积7.62万亩,林场更看重长远账,阔叶林、林下经济等让林场有了更长远的打算。3年来,林场将银行8.1亿元资金导入林业,3272户林农户均达24.76万元,林农不砍树也致富。

武夷山燕子窠茶园亦是如此。通过科研团队“高位嫁接”,茶农广泛栽种大豆、油菜花等绿肥作物与实施物理防治虫害,结合沟施茶树专用有机肥等茶园土壤环境优化技术,提升茶园土壤健康、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同时改善茶叶品质、减少茶树病虫害发生,推进当地产业生态化转型。

“以南平市成为全国首个获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级市为契机,我们将持续探索生态银行、海绵城市、林业碳汇、绿色金融等创新模式,力争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走前列。”市领导说。

产业优,绿色动能加快集聚

绿水青山,创新生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汩汩源泉。

农夫山泉武夷山工厂在全国首创“泡茶水”。 伊凡 摄

依托优质水资源,农夫山泉饮用水项目落户武夷山市洋庄乡工业园区,今年4月完成竣工验收后正式投产,年产100万吨饮用天然水。“武夷山水生态优良,各流域水质功能达标率100%。经研究发现,这里的山泉水在穿林过石后积累了适量的矿物元素,契合了泡茶水‘清、轻、甘、洌、活’的标准,也符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推荐的泡茶水理化指标。因此,我们在全国首创泡茶水,仅在武夷山工厂生产,让优质水资源优势能更多、更好、更快地转化为水产业优势,同时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条。”公司总经理徐卫建说,目前公司配置2条生产线,今年产值有望突破亿元。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