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邵武 > 正文

邵武:姐妹花带领留守妇女撑起半边天

2021-03-04 17:00:3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朱美娟在百香果基地工作 毛圣南/摄

东南网讯 “现在村里的姐妹们能多一份自己的收入,平常吃吃水果,买些喜欢的东西。”看着认真做着手上活的妇女们,朱桂平、朱美娟姐妹俩欣慰地笑着。

新女性:有手艺有魄力

“心灵手巧是我们的天性!”看着一个个精致的手工工艺品在姐妹们的手中诞生,邵武市吴家塘镇铁罗村妇联主席朱桂平自豪地说道。

自2012年当选铁罗村妇联主席,看着大部分留守妇女在农忙之后闲着在家无所事事,宝贵的时光被大把地浪费,很是可惜。她想到自己以前在浙江务工时看到过不少手工作坊,邵武市妇联也有帮助贫困留守妇女创建手工基地的先例,于是立马有了主意,决定在铁罗村创建一家手工基地,发挥广大留守妇女自身的优势,搭建起“家门口”灵活就业创业的平台。

“开始是和几个要好的妇女先试先行,然后向信用社贷款,租店面……”朱桂平充满激情地向笔者介绍她的创业之路,“我们接单的项目也从最初的简单纸张工艺品到现在的玩具制作、布艺制作等品类。基地每人每月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在闲余时间挣1000多元。”

新气象:有担当有作为

“之前村里有个妇女很热爱赌博,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输钱,丈夫看到辛苦赚的钱都输光了,闹得家庭很不和睦……”朱桂平想起之前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眉头轻皱又渐渐舒展,“作为村里妇女主席,我主动上门调解,并鼓励她到手工基地,让她接触手工活,给她找订单做,拿报酬。”尝到“甜头”之后,这位姐妹不仅把赌博戒了,家庭生活也慢慢地好起来了。

朱桂平在手工基地 毛圣南/摄

“打牌少了一个角,就相当于再拉了三个人加入。”朱桂平常常用这种思想去做“待业”妇女的思想工作。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进来。手工基地也由开始的一个点,变为现在的三个点,从开始的几个人逐步发展到如今的20人,更有订单旺季40余人共同作业的热闹场景。

新平台:有带动有扶持

“姐姐的手工基地成功创办,也燃起了我奋斗创业的信念。”妹妹朱美娟原本种着80亩田,2016年她创办了万禾家庭农场和海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如今流转土地412亩种植水稻、烟叶、百香果等,有大小农机器械72台(套)。农忙时节,农机手们驾驶着机械在田间进行机耕、机插、机防,为村里的两千多亩田地服务。农机设备的广泛使用,大大提升了铁罗村的劳动生产率。

2020年初,朱美娟在吴家塘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铁罗村百香果种植基地。20余亩高标准化大棚拔地而起,机耕路两侧,田地绵延不绝,村里的十多名妇女正在田间劳作。

谈起这“胆子大”“思路活”的姐妹俩,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她们充分利用留守妇女勤劳认真的特质,发挥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凝聚力向心力。铁罗村家庭和睦了,邻里关系好了,妇女们靠勤劳的双手撑起了村里的半边天。(毛圣南 李招发 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