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不忘农历里的乡愁

2021-02-04 09:11:0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的一年又来临了。望着刚挂上墙的新日历,仔细地读着标在农历上的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天文月相,民间习俗,传统节事等,这些从小就熟悉的传统文化,仿佛又在眼前组成了厚重的乡愁画册,也提醒着人们,要传承延续这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

2021年的农历是辛丑年,生肖是牛,所以也称牛年。农历上的民族习俗,可溯源到遥远的农耕时代,无论里坊民间,还是朝廷官员,无不被农历上的乡愁所吸引。

农历,具有民俗人文魅力。生肖图案在农历中透射出的人文魅力,承载了许多鲜活的经典故事,感染人的情感文化,引领人们去遵循传统价值观。牛年体现牛的文化魅力,春联里也活跃着许多迎接牛年到来的美好愿景。

就连古厝门楼上,不少砖雕图案中也雕刻了牛的形象。与牛相关的典故有老子骑青牛。也有反映乡村生活的牧童放牛,表达来年农事和顺的春牛图等等。

农历里的乡愁,融合在天干地支里。十个汉字(天干)与另外十二个汉字(地支)的排列组合,成为六十甲子。祖先们把贯穿着这神灵般的天干地支的本子,与农历知识点编排印刷成书,民间叫“通书”。多少乡村百姓用它来为择抉时辰,占卜时运。尽管它包含了一些封建迷信的因素,但在民间的使用已经根深蒂固了。百姓们要是想测一下生辰八字什么的,只要手指一弯,拇指在其余手指的节纹里定位,就找到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对应的天干地支。通书是百姓最信赖的“吉祥物”。

在闽北不少乡村,孩子过周岁的“摸周”仪式上,爷爷奶奶们会找来一本发黄的线装通书,封面也许是春牛图,书页里竖排的是月日、朔望、节气、宜忌之类的文字。刚满周岁的小孩抓起了那本通书,老人们就会说:“这孩子啊爱书,一看就知道孺子可教,将来知书达理呢!”也有老人说:“岂止是知书达理呢,这孩子将来要么是孔明,要么就是关公!”通书是历书的大众版本,它适合普通老百姓翻阅,也是老百姓祈求心愿时,盼望使其灵验的信物。

过去乡村百姓有不少人办事都是按通书上说的去做。垒个灶,相个亲,出个远门,去趟老祖坟上香,宰杀一头过年的家猪,都得看看农历通书来行事。乡间老百姓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生活中遇到悬疑不决时,得不到高人的及时指点,只得靠通书来左右他们的抉择。唯农历通书,是他们生活起居劳作的咨询师,是他们探究生活秘密的指南,是他们追求物质丰稳的依据。

笔者的祖父每到年关就要买一本农历通书。记得某个年关,为了宰杀一头喂了一周年的家猪,祖父祖母在选哪个日子好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半夜还在争论不休,闹得我无法入睡,只得用棉被捂住头。祖父在菜地里下了些菜种,他就会在农历的节气旁描个笨拙的圆圈。一位老农坚守着季节规矩,圆圈见证了他的耕作过程。

农民对农历的依赖还在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每个农民都会记在心上的。比如我祖父时常挂在嘴边的农谚“清明放薯,谷雨放芋”,实际上就记住了种薯与种芋的时间差是十五天。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成了农民们一年中四部忙碌的“生活交响曲”。农历影响着多少代人学会了惜时。早出晚归地忙着过日子,是农民们的美德。谚语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今日诗》与《明日歌》,在乡间百姓中,妇孺皆知。

农历,总是有着永不消失的乡愁磁场,我深切感受到365天一年里的乡愁所在。农历上的闰月,让小孩子很羡慕,在闰月里可以跟着母亲到外婆家吃闰月饭去,娘家给女儿和小外甥,会准备很多解馋的美食。那些记载月相盈亏和朔望变化的黑白半圆,会让人们渴望十五月圆,早早便生了赏月的期待。还有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在农历里标得明明白白。

老一辈人,看着农历,早就有所准备,比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肯定是要包粽子的,老人们就会叫小孩去砍些洋香来,用洋香烧灰沥成植物碱,再用洋香碱来做粽子。农历,记载着自然规律,教会人们洞察物象演变,引导人们顺从自然的周而复始。

农历,包含着乡愁的信念坚守。在笔者担任乡村教师的时候,曾为学生设计了《农历,岁月的小百科》乡土教材。我试图把农历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能植入进学生的心田。当代作家郭文斌写了《农历》长篇小说,还获了茅盾文学奖。

农历,浓缩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我们的祖先依赖农历,完成了春夏秋冬赐予其耕种劳作的使命,践履着星辰日月下的饮食起居规则,做一切顺从自然规律的事,在敬天畏地的谨慎中守住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实现了许许多多天人合一的美好意愿。农历的每一页,承载了家国情怀与流年岁月,它值得我们敬畏和珍爱。(邹全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