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游大武夷 > 正文

走进郑魏村

2021-01-25 08:52:0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郑魏村随着盘山公路的开通,这个在深山老林里沉睡了数百年的村落,被都市人彻底打破了宁静而渐渐苏醒,其颜值也陡然飙升。

郑魏村位于建瓯市迪口镇南,距集镇区十多公里。我们沿着吉溪边上的公路前行了一段里程后,两座“藏于山野,然历沧桑而不败,瞻风华而仍存”的仙恩桥、德胜桥南北横跨山涧,她们如姊妹般默默地候着来往行人,“虽无雕栏玉砌之华,却有重甍飞檐之势。”仙恩桥长四十多米,宽约四米;德胜桥长三十多米,宽约四米。两桥均以石为基,以木为桥为廊,以瓦为盖,两侧还设挡雨板和栏椅。向导告诉我们,德胜桥又名胜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传说此桥因山界之林木引发纠纷,双方告状达五年之久,后来郑魏村得胜,故名德胜桥。仙恩桥又名马桥,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登上廊桥,顿觉山水苍茫,天地高远。漫步廊桥,听到木板嘎吱声,看到凹陷足迹痕,无不浮想联翩:在那沧桑的岁月里,这嘎吱声,定然有诸多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故事淹没在这溪流之上;这足迹痕,定然是数百年岁月湮灭了无数艰难竭蹶含辛茹苦的黎民百姓足印。廊桥,又称厝桥、屋桥、风雨桥,是桥梁和廊、屋、亭的巧妙结合。大山深处的廊桥是山野里的一道风景,正如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所说:“闽中桥梁,最为巨丽,桥上建屋,翼翼楚楚,无处不堪图画。”迪口地处崇山野岭,山高谷深,溪流密布,峡谷众多,木材丰富,因此,多产廊桥。据考证,建瓯清代有廊桥500多座,民国初年仍有200多座。随着岁月和时代的变迁,如今,廊桥已所剩无几。迪口镇是建瓯目前保存最多最好廊桥的乡镇,9座古廊桥中,值庆桥是近年发现的我国现存有确切纪年最早的木伸臂廊桥,比全国木拱廊桥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庆元如龙桥,还早135年。

过了廊桥,沿着山脊山谷“W”形辟出的公路向上盘旋。因为游客众多,我们的车子只好直奔郑魏村的后山之顶。站在村庄后山公路上俯视村庄,村庄沿北山而建,卧靠在“U”形山坳里,村庄脚下仍是绕山溪流,村庄两边古木参天修竹猗猗。民居沿地势阶梯向上层层垒筑,既重重叠叠又层次分明。拾阶向下进入村中,巷缀小弄,小弄弯弯;石板巷道,青石光滑鲜亮;土墙斑驳,庭院深深;古屋质朴,古庙生香。曲径蜿蜒仿佛血脉一般,将村中众多老屋缀成一体。就堪舆学说而言,整个村庄与地形地貌呈现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走到郑氏祠堂前,看了《郑族开基源流》一文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郑氏先人谙悉堪舆阴阳八卦之术,对地脉、山形、水流及坐向等一系列相地之术颇为精晓。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