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农业农村工作“十三五”亮点回眸
2020-12-27 08:55:0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作为农业大市,南平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省上推进乡村振兴有关精神,将打造“闽江源生态经济区”确定为南平市乡村振兴的发展定位,推进“一心”“两区”“多点”战略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南平市联合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质量编制《南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与乡村建设规划、村居环境整治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水美乡村规划等进行衔接,注重“多规合一”。并确定乡村振兴7个省级重点县、12个特色乡镇、110个试点村、126个“一带N点”示范村、36个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村、21个民企带村共建村以及1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作为实施重点,优先保障政策资金倾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南平市积极探索“民企带村”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优势,选定21个有民营企业基础的村,通过“龙头企业+经营项目+村办企业+村民就业”模式,实现“企业、乡村、村民”三方共赢,带动乡村振兴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南平市开展评星创优活动,制定《关于开展乡村振兴星级示范村创建的实施方案》,通过综合评定,每年评选30个左右五星、四星、三星的综合星级村和5个单项冠军村,作为推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乡村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市级在项目申报与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推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一项项具体措施在闽北乡村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南平市委创新开展 “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结对共建活动,启动市直机关14个支部与延平区樟湖镇14个村结对,打通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卢国华) |
相关阅读:
- [12-26] 南平近邻党建工作暨机关联社区机制现场推进会召开
- [12-26] 南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潭举行
- [12-25] 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2020年会在福建南平举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