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大武夷文旅 > 正文

考亭葡萄熟了 游人心儿醉了

2020-08-06 09:00:0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长长的葡萄架下,一群热爱健身的大妈们采摘兴奋之余,就着《美美哒》旋律,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

时值盛夏,正是葡萄丰收的季节。在号称“福建葡萄第一村”的建阳区考亭村,上千亩葡萄相继成熟,水灵饱满,清甜诱人,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2日,上午八点多,位于京台高速旁的春丰家庭农场已是游客满园。30多亩高标准葡萄园里,一串串红的、紫的、绿的葡萄挂满了藤条,散发着浓郁的果香。游客们提着篮子、拿着剪刀,在农场主朱坤华、刘彩珠夫妇的指导下采摘葡萄。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考亭葡萄熟了,感觉很不错,刚好小朋友也放暑假,就过来体验一下。”市民邹女士带着女儿一边采摘品尝,一边笑着说。“以前吃的葡萄,都是妈妈从市场买回来的。今天和妈妈一起来葡萄园亲手采摘,感觉特别甜。”小姑娘的脸上乐开了花。

朱坤华对记者说:“游客们正在采摘的是考亭村的当家品种——巨峰葡萄,园里还有阳光玫瑰、巨玫瑰、北醇等新品种,采摘期可持续到九月底。”

亲手采摘一串葡萄

“葡萄园采用绿色环保的避雨栽培、物理病虫害防治和专业水果套袋等技术,葡萄口感好,品质优。过一会儿,几位老顾客要来买十来箱,得早些给他们准备好。”朱坤华从葡萄架上随手剪下一串递给游客,“直接吃,尽管放心,我的葡萄可是纯天然、无公害的。”

宛如印证朱坤华的话语,铺设着滴灌系统的葡萄架下,野草青青,数群白鹅、番鸭穿梭其间追逐觅食,别有趣味。

朱坤华介绍,考亭葡萄基地离建阳城区约3公里,位于麻阳溪畔,这里空气质量优良,水资源丰富无污染,非常适合葡萄种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葡萄之父”谢福鑫的指导下,考亭村的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其出产的巨峰葡萄丰厚圆润,有着皮薄、汁浓、香甜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享誉省内外。

考亭书院

此外,考亭村还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著述讲学之地,村内立有“考亭书院”牌坊。近些年,建阳区按照“山、水、园、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考亭绿水青山、人文景观等资源,融历史文化与现代休闲娱乐为一体,串珠成链,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建盏文创园、考亭书院、观书园等17个考亭水美城市项目的相继建成,让这里成为了南平市的“后花园”。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考亭村将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农业、农事活动向休闲娱乐转化。沿着麻阳溪绵延5公里的千亩葡萄长廊,如今成了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来采摘的游客多了,我的葡萄不愁卖。”朱坤华被阳光晒得黑红的脸庞上,满是笑意。

从福州回乡探亲的游客李先生,品尝着“初似琉璃,终成玛瑙”的紫葡萄,不禁吟颂起“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的诗句,感慨道:“远离城市喧嚣,身处山村田间,久违的乡村记忆和大自然风光让人惊喜不已。”(林志明 文/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