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融合”的南平探索
2019-12-11 15:14: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
南平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大力发展水美经济,生态餐厅和民宿兴起,村民吃上了生态饭。图为9日,游客在这个秀美的小渔村拍照赏景。黄杰敏 摄 东南网12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作为生态资源富集的后发展地区,南平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接力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互促的新路子。近日,记者深入闽北,探访各地绿色发展的好故事。 生态产业化:延平湖上新事多 在大武夷旅游格局中,北山南水本应同频共振,“南水”延平湖资源得天独厚,属“闽山闽海黄金旅游线”。但是,近年来山的文章开发不错,水的资源挖掘不足,呈现“北热南冷”一边倒现象,“南水”藏在深闺人未识。 如何点绿成金,让“南水”流金淌银,亟待南平生态治理来运笔破题。 巧的是,延平湖近日成为关注的焦点。上月底,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在延平湖开赛,16支国内顶尖龙舟队齐聚延城,吸引上万名观众;本月初,首届全国郊野钓鱼大赛在延平湖拉开帷幕,近千名钓鱼爱好者参赛。“这次赛事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创下省内钓鱼赛事之最。”南平市钓鱼协会副主席王金荣说。 以水为媒,延平湖孕育出特色品牌赛事,助力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发展。 不仅有“动”的赛事,还有“静”的亲水旅游新业态,一些水乡渔村立足自身特色,因水而富。 闽江河畔的炉下镇斜溪村,靠着一江秀色,植入水美经济的新基因,生态餐厅、民宿等新业态接连落地,游客络绎不绝。洲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叶进说,他是村里引进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建成500多平方米的生态餐厅和可容纳60多人的民宿等新业态,“看中的正是斜溪的水美经济,与建设中的闽江新港码头、延平湖旅游码头相得益彰”。 卞存喜老人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祖祖辈辈靠江吃江,九成以上家庭依靠艄排为生,在水面上风餐露宿很辛苦,现在吃旅游饭,村子美啦,换了一种新活法。 “水美经济是全国首创,通过创新‘商、居、文、游’一体的水岸经济模式,既不断完善城市设施、功能,又打造一批亲水旅游、临水康养、涉水制造、滨水体育等新业态,将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举办龙舟赛、钓鱼赛等赛事,因地制宜引进一些旅游、养生项目,这是水美经济的破题之举,让好生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和‘聚宝盆’。”延平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嘉明说。 |
相关阅读:
- [12-11] 南平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 [12-09] 南平:路地联动开展高铁环境综合治理活动
- [12-09] 南平邮储银行举办党风廉政教育专题讲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