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明 > 正文

南平:打造志愿服务新品牌 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2019-07-25 17:02: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记者 陈艳)为了进一步打造南平市文明崇德城市形象,在全社会营造浓厚人文关怀氛围,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掘更多对接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树立道德新风尚,推动南平市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南平市委文明办积极探索打造志愿服务新品牌。2018年7月,在“奋进新时代 共建文明城”大型公益活动基础上,中共南平市委文明办推出以“文明同行 幸福同载”为主题的“四送”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即,为城市高温下劳动者送清凉、为社区老年人送爱心、给孤残儿童和留守儿童送温暖、为高考学子免费送考。

炎炎夏日,是烈日下的城市工作者们的付出维持了城市的正常运行。2018年7月15日,“四送”活动发起夏季送清凉活动。主办方在之后高温的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在延平城区设置六个清凉饮品发放点,为高温下工作者免费送上清凉饮品、高温防护用具和药品。该活动为南平爱心市民向高温下城市劳动者致敬的爱心行动有了平台和载体。在活动影响下,多家爱心企业和商户也主动加入到队伍中。两个半月的时间,共组织社会各界为环卫工人、交警等高温下的工作者提供免费饮品上万次。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南平市素有闽邦邹鲁、道南理窟之称。2018年10月13日,主办方发起送爱心公益活动,在重阳节之际为老人送去祝福与关心。活动组织城市文明志愿家庭和文明志愿者到延平区博爱村给那里2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送礼物、送文艺节目、送资讯、送知识等。通过这种形式展开城乡手拉手,将城市文明更好地导入农村,在传承尊老美德的同时,引导全社会关注老年人,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质,让老年群体与时代同步,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通过此次“送爱心”金秋助老文明志愿活动为龙头,在此后三个月里,先后有多个单位主动发起敬老爱老项目,一时间文明敬老在社会上形成风尚。

2019年1月8日,“文明同行 幸福同载”志愿服务项目又发起了情暖童心送温暖活动。活动邀请延平区建溪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延平福利院孤残儿童前往参观长富乳业体验馆,开展互动体验活动,文明志愿者与这些特殊人群展开手拉手活动,进行爱心联系,对他们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帮扶。同时,积极组织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使活动在社会上起到很好示范带头作用,通过示范活动引导全社会对弱势群体送温暖活动从过去单一模式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精神层面送温暖的更高层次提升。在春节前夕,社会各界向特殊儿童献温暖活动渐入高潮,更多市民加入送温暖行列中来,关注弱势儿童精神生活,推动文明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2019年6月7日、8日,该志愿服务项目又发起爱心送考活动。这是一项已经六个年头的“老牌”文明志愿品牌,此次活动从500辆报名的爱心司机中筛选出200辆送考车,与4家爱心企业、100多名后勤保障者汇聚起了一支300多人的文明志愿队伍。高考期间既是端午节,又逢暴雨,然而“送考”行动并未受阻。不少爱心司机提早到达预约点等候考生,整个送考期间,预约送考完成率达到100%。不仅延续这一老牌志愿活动的吸引力,为高考学子加油助力;还提升它的影响力,使它成为南平城市文明形象的新名片。

随着“四送”之一的送考生活动完成,首届“文明同行 幸福同载”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一年间,“四送”这个新打造的“文明品牌”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参与志愿者近千人,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南平市志愿服务活动从临时性、突击性、运动式向既兼顾长远发展,又注重节奏性和阶段性转变,志愿服务理念深度得到延伸,志愿者服务对象和项目得到有效衔接,更有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进一步在城市中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崇德氛围。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是现代化管理事业的重要组成,志愿服务“积善”的道德追求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南平市一直致力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除了文中提的“新时代 新南平-文明同行·幸福同载”系列志愿活动,还积极推出了志愿服务 “382工程”项目,创新打造具有闽北特色的“爱心南平·助学帮困”“百姓河长·洁净母亲河” “爱眼护眼·呵护心灵之窗”三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提出了“温暖南平·邻里守望”“清新南平·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行动,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制度、举办“志愿服务工作骨干培训班”、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推动南平文明城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9年7月23日,南平市再次启动“新时代 新南平-文明同行 幸福同载”系列活动,举办了夏季送清凉启动仪式,通过充分发挥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观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党的关怀和社会温暖送到社区、送到群众手上;同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志愿服务,传播志愿服务理念,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和自觉行动,使广大参与者真正成为文明建设的受益者,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