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知否,应是绿肥再“红”时

2019-05-23 08:11:02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光泽县通仙烟叶专业合作社与福建武夷纯然发展有展公司合作开发紫云英烟后稻1000亩,预计每亩可增收180元以上;光泽承天药业与崇仁乡签订“紫云英+烟后建泽泻”项目230亩,预计每亩可增收1500元。

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黄毅斌同样认为,产业链延伸、多元产品开发、可观的经济效益,是突破紫云英推广梗阻的不二法门。

在他看来,紫云英是个“宝藏植物”——可作为优质的青贮饲料,减少精饲料使用;光泽民间早有将紫云英作菜用传统,每公斤市场价近6元,省农科院土肥所团队有意进行紫云英芽苗菜开发;紫云英花期长达两个月,既能作为优秀的蜜源植物,又能创新花海旅游品类,且成本远低于同质化的油菜花海;紫云英是典型的富硒植物,开发健康食疗产品前景可期……

“有了产品,还要有市场。现状是,大众对绿肥及其延伸产品,既缺乏认知又缺乏认同。”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王飞担心,好产品未必有相匹配的价格。市场教育与市场通路打造势在必行。

从事绿肥经营推广的福建闽紫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承传,倡议构建全国绿肥产业联盟,汇聚种植、经销、金融、加工等产业链上的不同节点,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以解决销路问题。省农科院土肥所副研究员李清华则认为,绿肥产业发展,还需突破技术掣肘。

“在水田上种植紫云英技术相对成熟,但旱地、山地等水热条件不太好区域,则局限性明显。”李清华表示,紫云英属于喜湿作物,若缺乏灌溉条件或气候干旱,将影响其长势,选育耐旱品种方能破题。此外,目前大部分绿肥作物在夏季缺乏竞争优势,只适合冬季种植。未来育种方向也应考虑打破季节限制。(张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