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感受那份宜居

2018-01-31 10:16:06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林强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年来,南平市政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南平变漂亮了”,一年来,记者在多个场合听到这种由衷的赞叹。

本报南平记者站位于市区梅峰路63号,楼下这条道路,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蝶变。记者站的窗口正对梅峰路,过去,噪音、灰尘导致窗户长期紧闭。经过去年底的“白改黑”,汽车行驶在这条路上噪音小了,灰尘少了。人行道铺设的是透水砖,这两天下雨,以前路边积水的现象不见了。此外,还新增了斑马线、盲道、护栏,这些人性化的设施在以前是没有的。

记者站正对面的超骧路,是社区居民经常要走的一条近道,以前路面狭窄,还有几个大坑。去年12月,这里也变成了干净平整的柏油路。超骧路与梅峰路交叉口,曾经的棚户区和乱搭盖已被拆除,按规划,这里要建成立体停车场和微型公园。这让附近居民期盼不已,要知道,停车难和缺乏休闲场所的问题已困扰附近居民十多年。

这几天,位于江滨路妇幼保健院对面的小水门公园有了喜人变化:水东大桥下的步道打通了,意味着这条江滨步道可以延长一倍。这里原先是一座采砂场,污染环境,破坏河岸。去年12月,作为南平市委、市政府民生发展补短板项目,小水门公园由武夷集团建设投用,向市民开放,从此成了延平区的热门景点。

到小水门公园休闲的市民越来越多,“水美城市”这个新概念也越来越为市民所认识、理解和支持。因为,小水门公园就是延平区“水美城市”大建设中的一个项目。在南平市其他9个县(市、区),类似小水门公园这样的项目,正向全市人民诠释什么是“水美城市”。

去年,南平市率先提出“水美城市”建设理念,编制专项规划,采取“PPP+EPC”建设模式,有力推动各县(市、区)城区12个“水美城市”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9亿元。国家水利部甚至以南平市“水美城市”为标准,制定《全国“水美城市”建设规划导则》。

此外,在南平,高速公路、轻轨、体育中心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遍地开花。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南平人民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吴柳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