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天车架:悬崖上的寨防

2017-07-20 09:30:5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有一处令人惊叹的景观——在距地面近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一组类似屋梁的木构架,一半嵌入岩崖空隙处,一半露在岩壁外,这种用榫卯相接的木建筑遗存,武夷山民间称其为“天车架”。这组“天车架”,是过去武夷山当地富豪商家用以抵御匪暴侵犯的寨防崖居。自明清以来,武夷山当地一些富豪、地主为了躲避暴力侵扰,他们选择在天险处构筑崖居,携家眷财宝暂时居住以抵御匪寇和避难。

“天车架”寨防遗址位于具有典型丹霞地貌特征的武夷山慧苑坑双燕峰丹霞嶂。这是一座巨大的条状岩峦,犹如半壁被红霞染过的赤壁,因而叫丹霞嶂,它海拔453米,相对高度229米。亿万年地质变化形成的两侧绝壁,垂直如墙,南面峭壁出现了地质发育时期就产生的天然断裂带,在这条断裂带上间或出现七处大小不等的洞穴。裂罅的节理略斜,呈东西走向。裂罅使上下两层之间形成的洞穴有两米多高,宽十一二米,长三四十米,是极险的“空中走廊”,更是天然空旷的避灾避险处。据专家考证,此岩崖洞穴早在数千年前,就有闽越人居住过。

据《崇安县新志》载:清朝咸丰七年(1857),崇安县朱、万、潘、邱、衷等大家族,为逃避太平军的烧杀掠夺,于是决定举家逃难。哪里是最好的避难场所呢?经派人勘测,慧苑坑的丹霞嶂是理想的驻足之地。丹霞嶂洞穴外窄内阔,据考察者测定,可容纳80多人居住。洞穴三面环山,一面临空,阳光虽然照入不多,但山风过此不猛烈,因此温差不大,雨季里雨水不会直接打湿木构建筑,所以洞口遗迹可以完整地保存至今。于是当年这些富豪们就择此建了木构寨防。

位于丹霞嶂的天车架寨防遗存,是武夷山现存天车架寨防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远望天车架寨防遗存,镶嵌于半崖岩穴,上不见天,下不着地,顶层有危岩覆盖,下临深渊绝了通堑,俨然空中楼阁。再细观穴中建筑,大小数十间,一色木质构架,或深藏,或临崖,悬楼吊脚,风格古朴,恰如燕巢附梁,体现了武夷山民间工匠的建筑智慧和胆识。

那么,为何要把这样的木构建筑喻为“天车架”呢?所谓“天车”,有悬空而置的绞盘车的意思。架,就是纵横交错的木构建筑。“天车架”绝临峭壁,无路可行,赖以上下其间的交通工具就是借助绞盘起降的绞索,把人或生活用品吊至洞穴内。洞外的几根杉木既是防护构件,又是一种用来当做起吊物体的机械支撑架,所以称之为“天车架”再恰当不过。

“天车架”流传着许多奇闻轶事。据说某年盛夏时节,炎热无雨久旱。崇安县城里的富豪们举家迁徙到洞穴内过崖居生活,正遇天气大旱,太平军认为天热加上干旱,只要再困其一个月,绝其取水之路,看他们还能不能活下去?太平军先是用火铳猛射,弹丸却无法伤害崖居里的人们一根毛发。崖居里的人们日夜徜徉于“空中楼阁”上,谈笑自如,炊烟不断。太平军认为崖居中的人们一定抵挡不了缺水的威胁,于是就在山脚下不停地喊话劝降。崖居上的人们不时扔出一两块石头,砸得太平军头破血流。一阵对垒之后,崖顶上有人扔下几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太平军拾起,才得知洞中山泉甚丰,即使地面大旱,岩崖里一点也不缺水,不仅人饮有余,还可以养鱼!太平军终于放弃了再次攻打“天车架”的计划。

据武夷山丹霞嶂“天车架”摩崖石刻记载:此处崖居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当年太平军由江西长驱直入赣东北,越过分水关进入崇安县。崇安富豪纷纷在武夷山各处天险构筑避难所。崇安县城南的士绅衷沂溪,第一个选择了丹霞嶂,他花巨资请木匠在此架轳辘,从崖脚吊木料至洞穴中,再倚峭壁之势架设木楼、厢房和贮藏室等。太平军撤出崇安后,仍有富豪人家不舍崖居,留居于此多年。直至光绪二十六(1900),最后一批崖居者才下山回城里居住。在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时,“天车架”中那些完好的木构件和崖居者用于舂米的石臼、陶瓮、瓷盘、木盆等生活用品,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如今,只要你走进武夷山北,就能在丹霞嶂的脚下,仰望到“天车架” 寨防的壮观情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