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大山深处的“重生” ——记闽北山区脱贫人

2016-08-08 07:33:23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南平地处武夷山脉北段,是福建最“绿”的地区,大山深处沟壑纵横。2010年底,当地仍有贫困人口23.6万人。“穷”,对于这些闽北山区农民来说,就像是宿命,难以逃脱。

昔日青山绿水是“穷根”,如今却靠“绿”生“金”。当地在“生态”上大做文章,让“青山绿水”变成群众的“聚宝盆”。截至2015年底,南平贫困人口已减至6.9万人。近日,记者来到这片大山深处,记录他们的“脱贫故事”。

巧用青山斩“穷根”

危忠武的家乡是福建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是水源保护地、省级生态村。

3年前,这里仍是茅草作瓦、土作墙。

2013年3月,一场“村子里七八十岁老人都没见过”的龙卷风和冰雹灾害,击倒了村里50多栋摇摇欲坠的土房子。

灾后重建时,当地政府下决心,一次性拔掉“穷根”,让贫困村脱贫!

依托当地的好生态,村子先后引进创办3家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蜂蜜产业等,同时利用招沙甲村独特的畲族文化资源,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3372元增长到如今的9560元。

危忠武也有了更多的收入渠道:从村里“贷”了100只鹅放养,每只鹅有50元的利润;村里垫付资金购买15箱蜜蜂,请来养蜂大户传授技术,一年收入近万元;家里10多亩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年收入2万多元。

家乡变了,个人口袋鼓了,这让危忠武终于感觉到“生活的奔头”有了。

金融“输血”增活力

进入政和县外屯乡洋屯村,道路渐行渐窄,两侧山势陡峭。两山之间,是一片狭长的荷塘,荷叶亭亭,一眼望不到尽头。

荷塘是村民的“聚宝盆”:盛产的莲子又大又圆,远销省外;塘里养着甲鱼、鲤鱼、青鱼……这里还是游客们的好去处。

2010年,洋屯村却是需要“摘帽子”的贫困村。这里是峡谷地形,十年九灾,村民大多种植水稻,饱受“天灾”之苦。一位驻村干部却惊喜地发现,当地小气候很适合种植莲子。

“将种植莲子和莲田养鱼作为扶贫产业,一举多得。”农家人莲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仁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莲子受水灾影响小,而且每亩莲田年收入近4000元,是水稻的4倍。

2014年,村民们纷纷加入合作社,却遇到了资金瓶颈。正当许仁寿一筹莫展之时,政和县一项大胆的金融创新政策在合作社和银行之间搭起了“桥梁”:合作社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给政府,政府将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存入银行作为风险保证金,为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提供担保,银行按保证金5倍授信额度向农户发放贷款。

当年,合作社从银行获得贷款110万元,莲田从800多亩增加到1500多亩,50多户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实现了脱贫。

许仁寿笑着说:“金融‘输血’了,浑身就有力气了。”

贫困户入股当“主人”

刘尚西,开过结晶硅厂、水泥厂,是松溪县旧县乡东厝村走出去的“最有出息”的一位村民。

2009年,村民选举他为村主任。可再次回到村里,刘尚西感到一阵难过:“近30年来外面的发展日新月异,村子里反而显得更加萧条了。”

村里近半的土地抛荒,更是让他心痛。“这片风水宝地,可以产高质量的粮食。”刘尚西说。

不希望村子就这样萧条下去,经过几年的苦苦探索,他找到了村子的出路:“发展稻田养鱼产业”。

2013年,刘尚西出资20多万元,成立了松溪县稻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把村民们零星的山田都流转到合作社里,种植“稻花鱼”大米。

如今,“稻花鱼”大米市场销售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合作社去年总收入1223万元,322户成员中,每户分红6000多元。

70多岁的蔡朝清夫妇是村里的贫困户,虽有5亩山田,只能利用部分地块,种点自食的水稻、菜和山芋。加入合作社后,5亩山田每年可分红2000多元。靠着做一些简单的除草等工作,夫妻俩每年还可以有6000多元收入。

如今的东厝村,抛荒的土地再次被利用,山田里稻香阵阵、鱼儿欢腾,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刘尚西说,下一步还将种有机莲子,养“荷花鱼”,建十几栋可以提供住宿的小楼,发展生态旅游。

他说,原生态山水,才是大山里的希望。(孟昭丽 林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