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谋发展
随着鸾凤乡两家试点工厂经营步入正轨,傅光明又有了新的计划。
“这些年来,集团业务增长很快,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他说,2013年开始,圣农集团实施“异地扩张”战略,相继在省内外多地开辟生产基地,相继完成对河南、安徽的两家肉鸡企业的收购、并购工作。与此同时,食品深加工板块发展驶入快车道。业务拓展,产能扩张,为更多村庄加入圣农“朋友圈”创造了机会。但要把工厂做大,单个村能力毕竟有限,需要抱团取暖。
因此,圣农集团决定跳出“单村点上发展”模式,推进整个乡镇,甚至跨乡镇联办乡村振兴工厂。这个过程中,企业与县乡村各司其职,汇聚合力。
以光泽县为例,县级负责全域统筹;乡镇层面负责组建乡村振兴工厂,吸纳辖区村集体参股,全程把关管理人员选聘、财务管理、入股形式、收益分红等事宜;村级则以土地资源、闲置资产、可用资金等入股。
乡村发展产业,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怎么办?政企银合力破解。当地政府实行“一企一策”全程精准服务;圣农集团给予启动资金、银行贷款担保等支持,派出精锐骨干驻厂指导,提供技术辅导、原料供应、产品包销、生产协助等保障;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实行优惠利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还款方式。
很快,白羽肉鸡产业链上下游的乡村振兴工厂,在光泽县全面开花。
在止马镇,圣农集团提供1150万元启动资金,10个村通过土地、闲置资产入股,组建光泽县新振发展有限公司,为圣农生产鸡肉串等产品。
……
2018年起,圣农集团已在各地协助兴办、联办18个乡村振兴工厂。其中,光泽已组建15个乡村振兴工厂,11个已投产。去年,这11个工厂带动全县86个村集体自主经营性收入大幅增加,所有的村集体收入均超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