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跟着圣农振兴乡村

来源:福建日报 | 作者: | 时间:2024-12-20

带着老乡办工厂

返乡6年,付存军见证了光泽县鸾凤乡十里铺村的蝶变。

“我们村曾是有名的困难村。”2018年,常年在上海经商的付存军回到老家十里铺村,当选村主任。那时,村集体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还有100多万元欠账。付存军很想带动村庄发展,但面对无产业无资源的现状,一时不知从何入手。

圣农集团创始人傅光明,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1983年,傅光明下海创业,在十里铺村创办了一家个体养鸡场。如今,圣农集团已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白羽肉鸡养殖、食品生产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老乡增收致富,圣农集团不遗余力。在总部所在地光泽县,每3个劳动力就有1个在圣农上班。然而,村集体增收依然乏力,很多村庄还是“薄弱村”“空壳村”。

如何帮助乡村自我“造血”,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经过多番考察,傅光明确定了思路:让村集体跟着圣农办工厂,服务圣农保生产。

“圣农集团是全球白羽肉鸡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业务涵盖育种、种鸡养殖、种蛋孵化、饲料加工、肉鸡养殖、肉鸡加工、食品深加工、产品销售等方方面面。”傅光明说,带领村集体办工厂,就是要将产业链深度嵌入振兴链,让广大乡村和农民都能在产业链的不同节点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探索首先从光泽县开始。

“十里铺村紧邻316国道,区位优势明显。”付存军说,2018年,傅光明提供500万元启动资金,帮助村里创办光泽县日月兴物流有限公司,专门承接圣农集团的豆油等运输订单。在鸾凤乡中坊村,圣农集团则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鸡肠加工厂,交由村集体承办,企业提供原料、技术指导与产品销售。

十里铺村村民卢尚云,原本在福州经营一家小型物流公司。2018年7月,听说村里的日月兴公司在招管理员,他第一时间应聘。当年,卢尚云成为公司车队队长,不仅在家门口上班,还发挥了专业所长。在十里铺村,像他这样的村民员工有100多人。

融入白羽肉鸡产业链后,十里铺村发展蒸蒸日上。去年,日月兴公司实现营收1500万元,盈利80多万元。村集体增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走进十里铺村,宽阔的道路穿村而过,超市、餐馆生意红火。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