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体育网 > 健身知识 > 正文

为什么说运动是体重管理的“黄金方案”?

2025-09-24 17:48:24      来源: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体重秤上跃升的数字

体检报告上“超重”的字样

…… 

如今越来越多人

被体重问题困扰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

全球肥胖人数已超6亿

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

占比接近50%

当“胖”成为健康大敌

我们该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答案很简单:

运动就是最安全、最持久的

“减脂神器”


为什么说运动是

“健康减重的天花板”?


1.比节食更聪明:减脂不减肌肉

节食减肥就像“拆东墙补西墙”, 短期内体重下降,但减掉的多半是水分和肌肉。肌肉流失会导致代谢率暴跌,一旦恢复饮食,体重立刻“反弹报复”。

运动则不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能燃烧脂肪,尤其是危害健康的内脏脂肪(内脏脂肪过多会增加糖尿病、脂肪肝风险);抗阻运动(如深蹲、俯卧撑)能刺激肌肉生长,让身体变成“24 小时燃脂机器”。研究发现,肌肉量每增加 1kg,每天多消耗约 110 大卡热量,相当于多走 2000 步。

2.比药物更安全:零副作用的“健康升级”

减肥药可能让你腹泻、心悸,手术减重更需承担风险。而运动能“全方位改造身体”:

· 心肺更强:爬楼不喘气,爬山也能健步如飞;

·代谢更快:吃同样的食物,身体能高效消耗热量;

·心情更好:运动时大脑分泌多巴胺,压力、焦虑统统“跑掉”。

图源:大武夷体育

怎样运动最有效?

1.最佳组合:

有氧 + 抗阻,1+1>2

· 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420分钟):选择快走、跳绳、跳舞等运动。比如每天快走40分钟,或每周游泳3次,每次50分钟。

· 抗阻运动(每周2-3次):用哑铃、弹力带或自重训练(如俯卧撑、深蹲),每个动作做2-3组,每组8-12次。肌肉酸痛是正常现象,说明“燃脂引擎”正在启动。

· 年轻人可选HIIT(高强度间歇运动):30秒冲刺跑+1分钟慢走,重复8组。这种“短爆发+休息”的模式,能让运动后12小时代谢率持续升高,躺着也在燃烧热量。

2.肥胖人群“专属方案”:

安全第一,循序渐进

·减重期:每周150分钟-420分钟有氧运动(如每天散步1小时),搭配抗阻训练(从坐姿抬腿、靠墙静蹲等低强度动作开始)。

· 维持期:每周200分钟-300分钟有氧运动,保持肌肉量,防止反弹。

· 必做功课:运动前动态拉伸(高抬腿、弓步走)5 分钟,运动后静态拉伸(压腿、扩胸)10分钟,避免拉伤和肌肉僵硬。

3.碎片化运动:

对抗久坐的“隐形杀手”

没时间去健身房?试试这些“日常燃脂法”:

· 通勤时提前1站下车,快走10分钟;

· 工作时每小时起身活动2分钟,拉伸肩颈、踢腿;

· 看电视时做平板支撑、仰卧卷腹,追剧健身两不误。


运动小白必看的

6 个“避坑指南”


1.先评估,再开练:

别只看体重,用体脂秤测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找医生排查高血压、关节问题等。BMI>28的人建议从低强度运动(如游泳、椭圆机)开始,避免膝盖受伤。

2.减重别贪快:

每周减0.5-1斤最健康。快速减肥容易掉肌肉、伤代谢,3-6 个月减5%体重(如140斤减7斤),才是不反弹的正确打开方式。

3.姿势对,效果翻倍:

· 跑步时前脚掌轻着地,避免膝盖内扣;

· 深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臀部向后坐,像“坐椅子”一样;

· 错误姿势=白练+受伤,新手可找教练指导,或用手机拍摄动作自查。

4.装备很重要:

穿专业运动鞋(跑步选缓震鞋,跳绳选轻便鞋),戴运动手环监测心率,【最佳燃脂心率=(220-年龄)×60%~70%】。

5.数字工具来助力:

利用运动或健康管理用App记录运动数据,设定小目标(如本周累计运动3小时)。

6.找个“运动搭子”:

和朋友组队健身,互相监督打卡;加入小区快走群、骑行俱乐部,氛围到位,坚持更轻松。

图源:东南网记者张梦媛 摄

3个小技巧

让你马上动起来

从“微习惯”开始:每天只做10分钟运动(如开合跳 +拉伸),完成后你会发现“原来这么简单”,逐渐增加时长。

选喜欢的运动:不喜欢跑步?试试跳舞、爬山、打羽毛球,甚至遛狗时快走。能坚持的运动,才是好运动。

把运动融入生活:周末带孩子去公园骑车,和家人比赛爬楼梯,让运动变成“社交方式”,快乐又健康。

运动不是“任务”,而是“生活刚需”,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运动应该成为身体的“日常保养”。它不只是为了变瘦,更是为了让你爬楼不累、精力充沛。

今天就行动起来:换上运动鞋,出门走10分钟,迈出改变的第一步。记住:最好的运动时间是“现在”,最棒的身材是“健康的你”!



本网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