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电力 > 新闻中心 > 正文

建瓯:从育苗到餐桌 鲜食玉米全产业链用电可靠

2025-07-21 18:20: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7月21日讯(通讯员 张显凤7月18日,在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汪传明玉米加工厂,新一批鲜食玉米正在生产线上快速流转。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东游供电所员工晋涛、严士旺手持红外测温仪,穿梭在车间配电箱与冷藏库之间,仔细检查生产用电设备。“这批玉米将发往外地,生产线一刻都不能停,供电保障太关键了。”玉米加工厂负责人汪传明说。

近年来,东游镇玉米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约5.3万亩,占福建省玉米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年产量约7万吨。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服务玉米种植育苗、加工生产、产业融合全链条发展,为东游镇玉米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7月18日,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东游供电所组织工作人员来到东游镇万亩玉米地为农户检修灭虫灯。张显凤 摄

玉米集约化育苗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建瓯市科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着玉米集约化育苗任务,建设了标准化钢构播种车间、玉米自动恒温暗化催芽室。

为保障育苗生产可靠用电,2024年11月,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提前谋划,对科达农业周边的供电线路实施改造升级,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8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2台,新增变电容量800千伏安,有效提升了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同时,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育苗车间,为自动播种机、恒温暗化催芽设备等安装智能用电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设备用电情况,监测温度、湿度等参数。

“现在,我们采用自动播种机,一天就能完成400亩地的播种任务,效率比过去提高20倍以上。我们使用自动恒温暗化催芽设备,发芽率提高20%以上。这些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科达农业总经理张宏钦说。电力保障让育苗效率大幅提升,科达农业全年实现集约化播种催芽2万多亩,为东游镇玉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全产业链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随着东游镇玉米产业的发展,加工环节成为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重要部分。为满足玉米深加工企业福建高瞻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用电需求,今年5月,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为高瞻生态农业量身定制了一套供电方案:采用双回路供电模式,确保主备电源无缝切换,保障玉米深加工的连续性。同时,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为该企业安装了专用变压器,满足冷库、分拣中心、加工设备的用电需求,并安装用电负荷在线监测装置,实时掌握企业用电负荷变化,及时预警异常情况。

2024年11月,高瞻生态农业总经理魏美建投资500万元引进了真空鲜食玉米加工设备,将玉米加工成即食玉米。先进的加工设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此外,该企业还积极探索玉米秸秆、玉米须、玉米棒的综合利用,将玉米秸秆加工成饲料,将玉米须、玉米棒用于提取有效成分制作养生产品。

“供电公司的贴心服务,让我们有底气不断拓展深加工业务。”魏美建对供电服务赞不绝口。可靠的电力保障,助力加工企业不断拓展市场,推动东游镇玉米产业向产业化、精细化迈进。

东游镇在发展玉米产业的过程中,还积极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为各类农文旅活动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

在玉米采摘节、乡村旅游节等活动期间,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都会提前制订保电方案,全面检查、维护活动现场及周边的供电设施,确保活动期间电力供应万无一失。此外,该公司还主动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沟通,了解旅游景点、民宿等的用电需求,为其提供节能咨询、用电安全培训等服务,助力打造良好的旅游用电环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