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延平:聚焦物联网电池县域重点产业链 “夜话经济”电量十足

2025-07-21 18:22: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青年干部们参观企业

东南网7月21日讯(通讯员 图/文 游立成)“通过这次‘夜话经济’活动,不仅学到了物联网电池产业的相关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产业潜力巨大、前景无限,更加坚定了我们抓产业、抓发展的信心。”参加物联网电池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路径“夜话经济”活动的青年干部纷纷表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市委“才聚武夷”行动计划,着力提升青年干部人才站位全局、把握政策、创新突破、解决问题的能力,助推延平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7月18日,一场聚焦物联网电池县域重点产业链的“夜话经济”活动火热开展中,13名来自区直机关的青年干部围坐畅谈,以青春视角碰撞智慧火花,为产业改革攻坚出谋划策,共同绘就县域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延平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市区一体”“两区”融合,充分发挥延平区工业基础优势,与南平工业园区密切协作,将物联网电池作为县域重点产业链,精心培育,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取得一定实效。

会前,青年干部们深入南平时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鑫东来科技有限公司、南平华孚电器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学习,直观感受物联网电池产业的变革与发展现状。

在“夜话经济”活动现场,围绕“加快‘四链’融合,深化物联网电池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路径”为主题,大家立足自身岗位实际和考察学习的体会,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

“人才链是‘四链’的核心纽带,我们组织相关部门,积极研究物联网电池产业人才工作方案,完善产业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进一步助力延平区物联网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委人才办青年干部刘慧颖从人才链的角度出发,畅谈体会和感受。

“依托现有发展基础,延平区物联网电池产业通过一系列积极举措,已显现巨大市场潜力。同时还要更加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加大投入提升竞争力,构建产业繁荣与资金稳健的良性循环,筑牢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基。”区财政局干部扎西顿珠表示资金链就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物联网电池产业链条长、环节复杂,细分领域众多,整体招商耗时长、难度大。而鑫东来深耕电池细分领域的成功实践带来了一定启示,在产业链招商引资应聚焦潜力细分赛道,集中投入和深度培育,打造差异化核心优势,走特色化产业发展之路。”区工业发展中心干部康传钦从成功的企业看到了招商思路。

“我们要聚焦物联网电池产业链,通过再造流程、编制专项指南、设立专窗、推动‘一类事’线上办理等举措,精准服务企业,持续优化延平区一流营商环境。”区行政服务中心业务股职员深切体会到,优质企业服务、良好营商环境一直是延平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本次“经济夜话”活动以实地调研与交流研讨为载体,旨在集思广益、精准施策,破解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此次活动不仅是培养青年干部能力素质、凝聚发展共识的活力平台,更是延平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