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庭院”:方寸之间打造城乡居民增收“新引擎”
2025-07-11 17:05: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东南网7月11日讯(通讯员 周燕兰 蔡骏翔)近日,笔者走进松溪县郑墩镇杉溪村的零工庭院雨披加工点,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坐在缝纫机前,双手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裁剪好的布料进行拼接。他们手法熟练,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专业的技艺。缝纫机的针头在布料上快速穿梭,针脚细密,不一会儿,一件件雨披的雏形便显现出来。工人们不时地检查着拼接的质量,确保每一件雨披都完美无瑕,及时打包,发往泉州。
像这样专注于做零活的小院,在松溪县龙山路、后垅路等地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零工庭院”。每个庭院每天有几十人乃至上百人从事彩色铅笔、手工首饰包装、茶叶分拣等零活。“技术要求不高、计件取酬、时间自由,不耽误接送孩子,勤快点的每月能挣四五千元!”正忙着拼接雨披的工人刘雅芳笑着说,这种自由劳动的工作模式深受需要兼顾家庭群体的欢迎。
工坊里,除了缝纫机的“哒哒”声,还时常飘荡着工友们轻松的交流声和欢笑声。大家边干活边聊着家常,遇到小难题互相搭把手,整个空间洋溢着和谐、互助的温暖氛围。“我是从贵州嫁到松溪的,在这里做工挺开心,大家经常一起出去玩,相处得就像亲姐妹一样。在这里不仅能赚到工资,还能交到不少朋友呢。”工人王小逢笑呵呵地说道。
“零工庭院”是松溪县民政和人社局在总结零工市场工作成效、推广“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松溪当地采茶、制伞、玩具包装等庭院经济产业需求,创新融合“零工市场”规范服务与“庭院经济”灵活空间,打造出这一“近民、便利、安全”的就业新模式。它有效解决了“企业临时用工难”与“群众家门口灵活就业难”的双重矛盾,为有零散劳动时间的人群提供就业的便利。
清晨,在松溪县松茗小区一户小院里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十几位大姐、阿姨围坐在一起,手指灵活地将五颜六色的彩色铅笔进行分拣、计数、包装。“客户对订单时效性要求高,包装环节人手跟不上是常有的烦恼。”庭院负责人周利华边整理着刚包好的铅笔边说,“现在方便了,通过县零工市场的线上小程序发布需求,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帮手,效率大大提升,准时交货更有把握!”
“我们这里主要以包装铅笔为主,现在暑假有些宝妈回乡下,就招收一些暑假工来帮忙,勤快点的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周利华表示。
“暑假到了想要自己赚点零花钱去旅游,我觉得在这里上班氛围很好,也认识了一些小伙伴。”临时工童舒婉说道。
蓬勃发展的“零工庭院”背后,是松溪县构建的坚实就业服务体系。2023年,松溪县建成南平市首家县级标准化零工市场,构建“1+N”三级服务体系(1个县级市场+9个乡镇(街道)服务点+112个村社服务点),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零工庭院”还为登记在册的零工赠送“零工保”人身意外险,“零工保”最高赔付25万元,并突破年龄限制覆盖至70岁人群。据统计,松溪全县现有重点培育的用工20人以上优质“零工庭院”11家,零工人员日均收入20至150元不等,主要试点庭院今年累计带动创收近300万元。
“我们的小程序平台‘我帮您-南平零工集市’就是连接供需的‘线上桥梁’。”江建作为松溪县零工市场运营负责人,深谙“零工庭院”高效运转的“关键钥匙”,他指着手机屏幕介绍,“企业主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发布用工需求、地点、时间和薪酬;附近符合条件的零工,立刻就能收到推送信息,快速接单。后台还能跟踪订单完成和工资结算情况,确保双方权益得到维护。”他表示,技术手段极大提升了匹配效率和透明度,让“企业随时能找到人,零工就近能找到活”,实现了“两头都满意”,特别是对“零工庭院”的组织者来说,平台解决了他们最头疼的生产旺季临时用工招聘问题,让庭院经济真正活起来、转起来,更让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踏上大步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以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县级零工市场为抓手,结合庭院经济打造零工庭院,不断延伸县级零工市场平台服务触角,加大零工市场深化改革力度,持续完善‘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体系,成功搭建起零工、家庭、手工企业之间的桥梁,成为我县城乡居民增收的‘新引擎’。”松溪县民政和人社局副局长江婷表示,“我们计划年内再新增‘零工庭院’试点6个以上,并将服务延伸至临近公园、社区等场所,吸引‘银发族’等更多群体参与,着力构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山区共同富裕新格局。”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