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盏相融绘新篇——黄健的乡村振兴匠心路
2025-07-04 16:43: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东南网7月4日讯(本网记者 郑正华 通讯员 陈永琪)1975年生于闽北山区的黄健,在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茶学院和福建省传统陶瓷烧制技艺研修班完成专业积淀后,怀揣着对故乡的深厚眷恋,毅然放弃城市的繁华,于2015年毅然返乡创业。他以“归至初心,惟心匠意”为理念,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创新融合,在茶产业升级与建盏非遗传承领域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黄健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创新。回乡后,他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承担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茶园间作竹荪关键技术及其对土壤生态的影响研究》,在南平市建阳区徐市镇亭村茶园开展20亩茶园间作竹荪高效栽培示范。通过推广茶园间作竹荪高产栽培技术,不仅改善了土壤生态,还显著提升了茶叶产量与品质,为茶园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截至2024年12月,该技术从80余亩示范基地推广至周边农户、茶企的茶园,累计推广面积达到400余亩,其中南平市建阳区永遇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应用此技术,间作竹荪60亩,年均新增产值27.09万元;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云曦月家庭农场,间作竹荪42亩,年均新增产值19.655万元。
在建盏烧制领域,他师从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许家有先生,九年时间烧制了200余窑,潜心钻研烧制技艺。其作品《万毫归心》《乌金迎月》《凝玉成器》等凭借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闽台缘博物馆、闽越王城博物馆等众多知名博物馆,以及省艺术职业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收藏。
在黄健的产业蓝图中,茶与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共生共荣”的姿态,构建起极具特色的产业发展生态。他深刻认识到,建阳小白茶与水仙茶的醇厚茶香,需要建盏的古朴器型来承载与升华;而建盏独特的艺术魅力,又能借由茶文化的底蕴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二者融合既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产业发展的创新探索。
黄健创办的归心堂构建了动态研学实践基地,成为茶盏融合的重要平台。游客和学员们在这里学习茶叶种植、加工的专业知识,系统了解建盏的历史文化与烧制技艺。在实践课程中,他们亲手采摘茶叶、制作茶饼,再设计烧制专属茶盏,将茶与盏的结合升华为文化体验。2024年,归心堂全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研学人数2000余人,为非遗传承和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青山不语,却见证着一个游子返乡创业的传奇;茶盏无声,却诉说着一段产业振兴乡村的佳话。这位从乡村走出又回归的创业者,正以茶为墨,以盏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就着共富的崭新图景。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