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头条 > 正文

文博会上,南平市非遗传承人拿出“绝活”,将“福”文化融入参展作品中——“福”气满满迎四方客

2025-05-27 08:47:2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建省级竹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竹编代表性传承人、武夷山竹编艺术创始人谢宏星正在与“小粉丝”互动。

不仅能看到“福”,还能品到“福”,更能感受到“福”的温暖与美好……25日,在第2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来自南平的非遗传承人纷纷拿出“绝活”,将“福”文化融入参展作品中,借助文博会这个国际化舞台,向世人展示了福建的福文化。

可触及的福缘

刚开馆,福建馆的序厅位置就被观众围成了里三层外三层,拨开人群,但见武夷山茶百戏非遗传承人吴兰妹正在向大家展示茶百戏清水作画。只见她用清水手绘了一个“福”字,随后将茶盏轻轻端起,在观众面前摇晃了数下,眼看着茶汤都快洒出茶盏了,却不见那“福”字散开。

“这也太神奇了吧!”观众徐女士难以相信眼前的景象,她不住地发出惊叹。她身旁的小朋友也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盯着茶盏中的“福”字。周围的观众也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奇妙景象。

“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往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我们将非遗与‘福’字结合,就是想诠释这么一个道理。”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武夷山市中华茶百戏研究院院长章志峰为了能将茶百戏介绍得更细致,他融入人群中,耐心地解答大家对茶百戏的各种好奇与疑问。

贵州水族姑娘石国晶在边上听得津津有味,目光又被一旁的“喜气连连版”“龙凤呈祥版”等雕版印刷深深吸引。她见非遗传承人正在现场雕刻“中国福”,立即询问:“我可否带走一份‘福’?”

“必须满足你!我们的‘福’向来可及!”建阳区博物馆副馆长、建阳建本协会会长余贤伟答应了姑娘的请求。

可品鉴的福味

“您可以先品鉴一下,再考虑是否需要购买。”武夷山三茶集团的工作人员陈夕颇有自信地告知客商,他们的茶是生态茶,且在茶山管理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茶科技,让茶的滋味更独特。

客商周先生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茶,轻抿一口,瞬间被那醇厚而又不失清新的茶香所征服。他细细品味,不禁点头称赞,对武夷山三茶集团的茶品质表示高度认可。工作人员并没有急着推荐自己的茶企,而是跟客商们介绍起了茶产地——武夷山,以及“三茶”统筹的发展理念。

“果然福地产‘福茶’。”周先生说,他对武夷山的茶早有耳闻,今日一尝,果然名不虚传。他表示,自己平时也喜欢品茶,但今天是他头次品鉴武夷茶。这样的茶,不仅口感独特,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回味无穷。周先生表示,他要将这份“福茶”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份来自武夷山的“福缘”。

此外,福建馆内还不乏有像三茶集团一样的“福茶”,一些有新意的茶企还在名字上做文章,将福文化融入其中,如“福行天下”“福海扬帆”等,这些茶叶不仅品质上乘,而且名字寓意吉祥,将茶文化和福文化很好融合,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喜爱上武夷茶。

可感知的福乐

福建省级竹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竹编代表性传承人、武夷山竹编艺术创始人谢宏星在展会上吹起了竹笛,清脆的声音吸引了一个3岁左右孩童的注意,孩童随即也拿上一支竹笛向谢宏星学起来。

谢宏星吹一声,孩子就模仿一声,互动间,逗乐了在场所有人。看着孩子纯真的脸庞,父母眼中满是笑意,现场透着一股暖流,周围的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温馨而美好的一刻。

“我希望喜欢我作品的朋友,能够在把玩中感受到满满的幸福,这就是我对福文化的理解。”谢宏星说,虽然他的作品中没有肉眼可见的“福”,但它们都有着一个特点,那就是能给人们带去幸福与欢乐。他带来了“‘竹’止焦虑”“欢喜”等作品,都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心理需求,能够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与喜悦。

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幸福与温暖的还有建阳区华生建盏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锋带来的新作——《梁祝双碟盏》,这个展品就深深打动了一对情侣。

来自漳州的小伙子川锋与女友玲君一起逛展时,就被这个富有美好寓意的双碟盏吸引,两人驻足在展位前,细细观赏着这件精美的建盏。“这个盏真是太美了,寓意也特别好,我很喜欢。”玲君说,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能够传递幸福与温暖的使者。(林梦琳 文/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