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假日五天 流量泼天——“五一”假期武夷山旅游市场再创佳绩

2025-05-06 12:42: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记者郑正华 通讯员 杨鸿“五一”假期,福建省武夷山市旅游市场热度爆棚,流量泼天。

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让游客宾至如归。5月1日至5日,武夷山市共接待游客62.29万人次,同比增长54.3%。其中,武夷山国家公园主景区接待24.01万人次,同比增长78.8%。

武夷山市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推动茶文体旅融合发展,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该市以刚落幕的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为契机,做好会后文旅大文章,积极布局文旅业态和服务矩阵。变“网红”为“长红”,变活动“流量”为经济“增量”。

一杯功夫茶,香飘千万里;一座武夷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武夷山全域推广绿色生态茶园,2024年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50亿元,农民近半收入来自茶叶。五月正是武夷采茶制茶季,喊茶、采茶、制茶和斗茶体验成为武夷游的亮点。悦华酒店、大红袍山庄等推出武夷茶宴、武夷菇宴。嘉叶山舍、茶言精舍、清凉地儿、六尚水岸山舍、天心明月、简和民宿、融景墅、空境山房、福见春庄、旧街山宿、不问山居等11家“武夷茗宿”实行挂牌服务。

网名“唐公子”的游客说:“我平时在北方,但我非常喜欢来武夷山,尤其是五月的采茶制茶季,在这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茶,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总投资约3.8亿元的武夷山首个大型新茶饮项目—香江云茶兴就在 “五一”前夕开园。该项目可谓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旅产品和线路,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沉浸式体验武夷山茶文化的魅力。

这里有山有水有茶更有音乐。5月1日当天,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武夷山首演,开启常态化演出。游客在270度沉浸式水舞台中“触摸”历史脉络,感受“月映万川”的哲学境界。

全球首创的45米高压水幕、智能机械舞台、2400平方米IMAX级影像等多项舞台技术令观众惊叹。世界纪录认证官马克西姆现场颁发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

一直以来,登天游、坐竹筏、赏“印象”被称作来武夷山旅游必备的“三件套”。已开演15年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5月1日当日首破5场9500观众记录。五天时间里,共演出19场,观众3.43万人。15年来,《印象大红袍》演出与时俱进,艺术之“魂”不变、核心主题不变,但在节目设计上、形式上持续创新,并由群众来呈现群众的生活,搞艺术与接地气并举。

北京游客柳小丽点赞道:“非常棒,绝对的视觉盛宴。于山、水、草木、天地人间,我们感受到‘双世遗’武夷山的文化魅力。”

新场景带动新消费。51栋焕新建筑、400米青石板街巷,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灵魂街巷——三姑老街通过提升改造,不仅是路面拓宽或灯光美化,更是用文化基因重构度假区的“流量密码。”假日五天,这里累计接待17.44万人次。老街上的躺平观山公园,自改造升级后火速出圈。这座占地2570平方米的“山水客厅”,以30°仰角草坡观景台为核心。白天是森系氧吧,夜晚变星空剧场,有民谣之夜,交响乐,吉他声等伴崇阳溪流淌。玉华街夜市:萤火虫灯笼下的熏鹅串、孝母饼飘香,非遗剪纸手作摊人气爆棚;山前街雅集:宋式点茶体验+建盏美学空间,穿越千年茶道风华;三姑街文创市集:朱子文化盲盒、茶染丝巾,把武夷灵感带回家,三姑老街成活力街区。

同时,这里推出的国家公园探秘、朱子文化研学等主题新产品和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自驾、崇阳溪漫游道骑行、星村茶足径徒步3条特色线路,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彰显假日消费活力。

被游客点赞的还有武夷山的旅游环境。1231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24小时开启,全市公交免费并加密频次,全市公共停车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向游客开放,并在大王峰路、玉女峰路、安国大道设置临时停车位,五一期间新增免费停车位2300个。对外地车辆在武夷山的轻微交通违章行为,实行“劝导教育不处罚”措施。继续实施游客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实现5分钟受理、30分钟处置、24小时办结。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在景区北路口、南路口、竹筏码头、天游峰等热门景点和月亮湾、滨水茶香径等网红打卡地设置医疗救治点。从医疗保障到酒店卫生,从应急处置到备足蛇毒血清、中药凉茶,全方位开展保障工作,守护游客的健康安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