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南平全域断面水质达Ⅱ类以上
2025-01-19 09:45:2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
分享到:
|
17日,在建瓯市东游镇建溪党城段水域,十余只中华秋沙鸭正悠闲地嬉水觅食。去年11月中旬,这些被誉为“鸟类活化石”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期而至,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鸟、拍摄。
“中华秋沙鸭已连续五年来闽北越冬,它们对栖息地的水质要求十分严苛。”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熊贤泰介绍,当日,南平市生态环境局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包括吸引中华秋沙鸭越冬的建溪在内,全市51个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以及82个小流域断面、16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保持在Ⅱ类以上。
Ⅱ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南平全域优质水质比例达100%。”熊贤泰介绍,Ⅱ类水质地区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是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而Ⅰ类水质主要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流域水。
南平是闽江源头、福建的生态屏障,也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境内有大小河流700余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就有174条。在这样的地域范围内,实现全域断面水质全部在Ⅱ类以上,属全省“独一份”、全国罕见。
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苏远波介绍,近年来,南平市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保护和发展,以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为抓手,以生态立法为保障,持续推进护绿、扩绿、兴绿,全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9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连续9年居全省第一;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内11条河(库)全部获评五星级幸福河湖。
2024年,南平市全面推行“巡山交树制”“巡河交水制”等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机制,上下联动抓好治水、治林、治气、治土。至当年年底,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和小流域断面水质全部提升为Ⅱ类水以上,崇阳溪也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我们在因地制宜护水治水兴水的同时,聚焦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旅游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七大绿色产业,坚定不移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苏远波表示,南平将扭住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典范这一目标不放松,努力在美丽福建建设中作出更多贡献。(闽北日报记者 郑金富 林奥 通讯员 王骥)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