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建瓯:连续五年!中华秋沙鸭“回家”越冬了

2024-12-11 17:20: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张梦媛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11日讯(通讯员 杨建辉 方正)初冬时节,建瓯市东游镇又如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老朋友”—— “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这些被誉为“国鸭”的珍稀鸟类,已经连续5年冬季回到东游镇水域越冬,不仅为当地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也成了建瓯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见证。

在东游镇党城段水域越冬的中华秋沙鸭 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12月5日一早,建瓯市的爱鸟志愿者苏盛花又拿着相机,在东游镇党城段水域观测正在这里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的动态。

苏盛花告诉记者,11月中旬开始,她就在东游镇水域又看到了中华秋沙鸭的“倩影”,它们三五成群在江中觅食、嬉戏、休憩……悠然自得的画面俨然成为这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年最早发现沙鸭的日子是11月13日,比往年早了一个星期。到现在,陆陆续续已经到达9只了,6只公的3只母的。”建瓯市爱鸟志愿者苏盛花说。

随着天气变冷,越冬中华秋沙鸭的“部队”还将陆续到来。这已是中华秋沙鸭第5个年头来东游越冬了,而且种群数量逐年递增。它们大多于11月中下旬飞回东游,次年三月下旬飞往我国东北等地区繁殖。

“从2020年11月开始,发现有中华秋沙鸭在我们东游党城到渡潭流域越冬栖息,第一次我们发现当年最多的时候是11只,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观察记录已经发展到24只。”建瓯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股负责人王向前说。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物种,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对水域环境非常挑剔,是检验水环境质量的标识物种。

建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繁茂的森林植被, 加上早在多年前,建瓯就开始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湿地修复与保护工程,加强对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周边环境的监测与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中华秋沙鸭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觅食场所。

“我们从2023年11月,在秋沙鸭栖息地流域两侧,设立了10套的监测设备,通过这个监测设备,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周边的情况有没有改变,以及其他人为的威胁因素。如果发现了一些情况需要处理,我们可以通知当地村所部的巡护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置。”建瓯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股负责人王向前说。

如今,每到冬季,在建瓯的东游镇党城段水域,都能看到中华秋沙鸭的身影。为了让这些“国鸭”能够安心在建瓯越冬,当地还组织了巡护队伍,定期在其栖息地周边巡逻,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引导大家文明观鸟,共同守护这些珍稀物种,让更多像中华秋沙鸭一样的野生动物长期到建瓯“做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