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光泽:协商接地气 服务更给力

2024-11-01 16:06:3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1月1日讯(通讯员 邱洪福 黄文静 陈欢挥 陈琦)光泽县政协围绕落实省政协创建“为闽协商、为民服务”特色品牌要求,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宗旨,深入开展点题协商,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协商接地气 服务更给力

“我们集团在新建厂房时,进出项目工地的主干道上恰巧有一有一根电杆立在路中间,县政协领导专门到供电公司协商,将电杆迁移,并优化了围栏建设,不但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有效保障了施工进度。”日前,福建光泽农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明育说。

“我们的黄精GAP种植园区地处偏僻,通讯信号差,县政协领导了解情况后,邀请县移动公司前来现场协商,及时有效解决了问题,使我们的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福建省光泽县嘉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水明喜滋滋地说。

今年以来,县政协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坚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基层社会治理第一线的具体实践,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

在乡村振兴中,协商服务当“红娘”

光泽联农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县政协委员周建仁于2017年牵头成立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产出的稻花鱼及稻花鱼米在福州占有很大的市场。虽然合作社的产品供不应求,但由于光泽县境内没有大型的大米加工企业,周建仁只好把粮食运到邻近的邵武市加工。“每年几百吨的大米,仅运费和加工费,合作社就要支付20多万元,而且谷糠、碎米等附加产品还无偿被加工企业拿走。”周建仁说。

建一座自己的大型粮食加工厂是周建仁一直以来的梦想,但除了资金压力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场地。县政协领导得知他的想法后,高度重视,县政协主席陈高宏亲自带着周建仁辗转华桥、鸾凤等乡镇也没找到理想的用地。为了确保项目落地,填补光泽县没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空白,县政协多方协商,最终促成周建仁与光泽县农垦集团合作,由农垦集团投资建设日烘干稻谷150吨、加工大米150吨的厂房并购买设备,合作社支付场地租金同时投入经营性资金,双方合作共同经营。此次协商不但解决了合作社新建加工厂的用地和资金问题,也为农垦集团拓展了业务,实现了双赢。

委员企业光泽福仁香食品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随着企业订单量增大,原来的厂房不能满足产能需求,但新建厂房又找不到地。为此,县政协召集相关部门专题协商,不但帮公司解决扩大生产所需场地,还协调金融部门为公司提供100万元的无息贷款。“县政协专题协商服务可帮了我的大忙,新建场地不但面积大,还有配套的冷链仓储,而这100万元的无息贷款更是极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有这么好的‘娘家’,我们做企业更有底气。”县政协委员、福仁香食品公司总经理罗桂香满含感激地说道。

此外,县政协以基层协商为平台,助力委员企业、委员合作社在用地、用林、选种、销售等方面与界别群众展开协商服务为民。推动委员引领的特色种植加工产业通过了省级“一村一品”(黄精)的申报和光泽稻鱼入选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同时,在县政协的牵线搭桥下,光泽刺桐红村镇银行决定授信光泽县政协委员总额度5000万元,并简化手续,有效缓解政协委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问题,为政协委员输送“金融活水”,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展生产经营活动,助力全县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招商引资中,协商服务牵“红线”

“光泽生态环境优越,原材料品质好,更关键的是当地诚意满满的招商政策,让我非常感动,最终我决定到光泽投资办厂。”来自江苏的客商陈喜说。

陈喜在江苏经营一家奶茶纸杯生产企业,同时生产销售芋圆,与福仁香食品有限公司有业务往来。罗桂香到江苏考察时,得知陈喜有意向外扩张业务,便极力推荐他来光泽投资。经过近一年的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陈喜最后决定到光泽投资建设芋制品加工产业,并与福仁香食品公司共同成立众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芋头精深加工。一方有优质的产品,一方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双方强强联合,实现了互补。企业正式投产后,已经常住光泽的陈喜发现当地茶叶资源丰富,茶叶种植面积遍布全县各个乡镇,便将在江苏老家专门从事奶茶茶叶源材料加工的朋友黄邦鹿介绍到光泽投资办厂。在县政协的多方协商下,该企业已成功落户鸾凤乡饶坪村,并开始试生产。

“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有的还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人脉广、资源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委员联系广泛的作用,鼓励委员充分利用自己优势为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牵线搭桥。”县政协主席陈高宏说,“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协商服务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围绕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减少入企检查评比、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等进行调研、视察,促进落实行政审批、企业检查、项目服务等制度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加强综合协调服务,加快项目推进落实。”

在两岸融合发展中,协商服务作“红媒”

光泽县的干坑红茶,自古有“天字号”品牌,茶树生长在海拔600至1300米的高山上,是优质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茶品名扬远近,很受茶界人士的推崇。时至今日,这里仍保留着传统烟熏制茶工艺。但如此优质的茶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低价卖给县外大牌茶企,茶农一直渴望改变这种状况,却苦无门路。

为助力“干坑红茶”打出品牌,走向市场,福建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与民革福建省委会邀请台湾“见学馆”团队来到光泽,与光泽县政协的服务团队携手走进干坑,用文化为干坑红茶赋魂,打造独属于光泽的红茶品牌。为此,“见学馆”团队充分挖掘干坑红茶发展历史,制作文史手册,最终“GAN KENG 1662”作为干坑红茶的公共品牌孕育诞生。

创立品牌之后,经由民革福建省委会牵线搭桥,福建省海茶协专家来到光泽,并启动了《光泽红茶干坑正山小种》等五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如今系列标准已发布,从光泽红茶生产、加工、销售,到冲泡、品鉴,一系列标准的完善填补了空白。“引进台湾‘见学馆’后,两岸业者互学互鉴,不仅扩大了‘干坑红茶’知名度,提高了茶叶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光泽觉农茶业负责人肖育平说。

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协“让政协走进台胞 让台胞走进政协”专项活动部署,推动政协与台胞“双向奔赴”,光泽县政协持续为委员茶叶企业与省民革的“同心杯”主题活动对接服务,宣传推介“干坑1662”红茶品牌;在玲珑溪谷举办“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为“双走进”工作新增一处活动场所,也助力提升光泽县文旅融合品质。同时还以“甜蜜事业”为主题邀请台胞开展“双走进”活动,探访光泽县蜂蜜产业;邀请台湾李胜雄教授为领队的“弯弯下乡”专业策划团队,来到光泽实地考察洽谈生态文旅合作、历史街区改造,促进闽台同胞心灵契合,探索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着力画好绿色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最大同心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