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教育 > 正文

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延平开展专项实践活动

2024-08-29 18:59:4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29日讯(通讯员 刘锦炜 河小禹专项服务队/图)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河湖治理与保护意识,八月中旬,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在延平开展“‘河小禹’延平献力量 护母亲河绿水常清”专项实践活动。

 追寻闽江源头 “河”你共同助力 

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扩大河湖长制工作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助力幸福河湖建设。8月19 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来到延平区南剑州大剧院,向过往群众生动地介绍闽江流域的治理方针及河长制的治理成效。

专项服务队向过往群众介绍闽江流域的治理方针及河长制的治理成效

“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的队员积极向人民群众介绍对闽江河流的保护方式,更是强调了对闽江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南平多地多部门联合执法护渔行动,防范电鱼等违法捕捞行为。

下午,“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来到了延平区江滨公园,向沿河公园的人民群众进一步阐述闽江流域的生态价值及闽江流域的治理方式,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政府在河湖保护方面的决心与行动,呼吁大家共同为闽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也希望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助力幸福河湖建设中,奋发出属于青年人的担当,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人人关心河湖、人人保护河湖”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闽江。

 追寻闽江源头 “河”你共同探寻 

20日上午9时,“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来到南平市南平市延平区塔下污水处理厂,实地了解延平城区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通过泵房收集各片区生活、工业污水,然后通过细格栅、曝气沉沙池、厌氧池、缺氧池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最终达到一级B以上的排放标准后排入闽江。污水处理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护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闽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起到重大作用。

专项服务队参观南平市南平市延平区塔下污水处理厂

通过几小时的参访,深刻了解到污水到排放的繁杂处理过程,“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通过和南平市延平区塔下污水处理厂的厂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了面对面的交谈会,深刻了解到对污水处理的不易。

通过对延平区当地污水处理厂的参访,实践队深刻领会了当前污水处理技术的先进性与高效性,尤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也让我们深刻牢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追寻闽江源头 踏寻红色记忆

20日中午,为深入探寻长江精神的核心内涵,传承红色基因,为新时代的发展征程注入青年的精神力量,经济管理学院“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平纪念园,挖掘党史中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长江支队精神。

在人间纪念园文化长廊上还记载了长江支队的历任领导和许多优秀干部事迹。他们冒着战火硝烟,历经艰难险阻,参加了闽北的接管政权、剿匪土改、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为闽北奉献了毕生精力,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专项服务队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平纪念园参观

大家通过实地走访长江支队纪念园,重温那段革命斗争历史,深切感受到了长江支队坚定不移的忠诚信念、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之力。

长江支队精神,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指引。让我们心怀信念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长江支队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勇往直前,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秉承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追寻闽江源头 探寻“炉下之问”

20日下午,“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来到“炉下之问”生态文明实践展示馆。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生猪养殖一度成为炉下这里的支柱产业,每年近500万吨的固液废弃物成了母亲河难以承受的负担,导致河水发黑发臭,通过集中整治,炉下镇的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了二类,创下了福建省畜禽污染集中整治时间最短、力度最大、成效显著的“战绩”。现在走进炉下,真切感受到炉下之美。

专项服务队来到“炉下之问”生态文明实践展示馆

作为闽江三大支流建溪、富屯溪、沙溪的重要汇合地,南平市延平区围绕“一江水”,探寻生态与经济的平衡点。加快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产业,大力培育延平“五个一”特色产业。以创新落实‘巡河交水’为契机,以富屯溪流域‘四乱’整治为重点,以‘施治、重治、长治’为手段,全力打造延平绿水青山新屏障。

经济管理学院“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队员在一个下午的调研学习中,深刻领悟“巡河交水”这一机制创新的示范价值,了解闽江起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创新及成效。开启了乡乡交水、村村交水、纵横共治的崭新格局。

追寻闽江源头 “河”你一起同行

为切实维护湖河生态环境,持续做好河长制巡河工作。“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联合延平区河长制办公室、延平区延福社区、延平区中和社区于7月19日与21日分别开展巡河护河工作,对河道内及河岸周边的生活垃圾、漂浮物进行全方位的清理整治,全力打造清洁美丽的河道环境,努力实现闽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与延平区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借助无人机开展河道日常巡检工作,对沿河路段河湖“四乱”等系列问题进行巡查,利用无人机拍摄取证,河长等指挥人员可同时在河湖物业化平台获取河道全景和特写照片、视频、经纬度、识别结果等具体信息。工作人员对问题进行审核后,即可分派至相应河道专管员进行处置。

专项服务队借助无人机开展河道日常巡检工作

 21日中午,“巡河护水”河小禹专项服务队来到延平区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们带领大家参观系统浏览了延平区河湖生态智慧运营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延平区水系图、无人机航拍影像数据、人工巡河数据、河段养殖场、排污口及公示牌等基础信息,助推全域水环境实现治理一体化、高效化发展。

 最后,工作人员向实践队成员们展示延平区河湖生态智慧运营平台,能够直观地通过平台发现河道问题,如乱堆、乱建、乱占、乱采等7种事件类型。当发现河道问题时,指挥人员即可立即分派至河道专管员进行处理,并实时上传处理结果。运用“无人机﹢人工”巡查管护,提高全域水环境治理一体化、高效化。

此次座谈,队员们充分了解河长制的组织体系,河长制工作任务、工作制度、工作安排以及护水和水利知识,并对延平区“巡河交水”这一机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开启了乡乡交水、村村交水、纵横共治的崭新格局,加深了队员们对延平区河长制的了解。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小禹”护河。阳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小禹”专项专项服务队的活动就落下帷幕了,每位队员都将铭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将不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秉持护河初心,用力用心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让我们携手同行,为建设美丽湖河添砖加瓦,努力把闽江建设成为幸福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