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头条 > 正文

以改革之笔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08-25 08:24:0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深学“千万工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已经成为涵盖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

南平,与浙江相邻。近年来,南平将深学“千万工程”经验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南平“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贯彻全省“千万工程”会议精神,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走具有南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漫步在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仁泽书院、罗汉寺、古渡口、古井、古街,彰显出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福”文化弘传基地、农夫集市、露天电影院、大布科诚植物园等建设项目的相继完工,则让大布村呈现出新的活力。

“近年来,松溪县深学‘千万工程’经验,由县委主要领导挂帅,聚焦南平市委提出的‘四重、五好、六美’目标任务,以大布村为示范点,以‘大布—长巷—长江’三个村为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河东乡党委书记刘继明说,“大布—长巷—长江”组成松溪县集农业、工业、旅游业为一体的松溪县庭院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特点明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

建立县(市、区)党政主官“1+1”示范带动机制,分别牵头抓1个和美乡村示范村、1条精品示范带,是南平市“四个一”工作举措中的“一机制”。

“四个一”即“一规划一导则一方向一机制”。去年全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福建美丽乡村现场推进会在南平市召开后,南平市迅速组织市县两级干部赴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探索推出“四个一”工作举措,运用“共规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加快打造“一带三沿、百村示范、千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格局,走具有南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领悟真谛,从“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中探索真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一幅“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闽北大地徐徐铺展。

干净整洁的庭院、宽敞清洁的公路、环境美丽的村容村貌,袅袅炊烟中溪水潺潺,风光旖旎的田园景象映入眼帘……光泽县鸾凤乡饶坪村成为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一颗美丽的“珍珠”。

通过建设共富田园综合体,昔日的撂荒地已变成良田、网红打卡点,彩色步道、花卉大棚、亲水平台、露营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让邵武市和平镇实现旅游业态扩面、乡村产业增效、乡村文化提质。

在顺昌县洋口镇大爱社区,“大爱美好生活馆”内设有长者食堂、健康故事屋、人文悦读空间等,每天吃饭时,老人们就来到长者食堂,享受温馨“食”光;孩子们在这里学礼仪、画画、读书、练书法,享受快乐暑期……

锚定种业大市目标,以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共管、基地提升等为重点,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集成推广“五节一循环”绿色发展模式,深化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健全以工代赈工作机制,深化“村工程乡代建”模式;完善“到南平去、助乡村兴”招商创业平台,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吸引“三乡人”投身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激活强村富民“一池春水”……

绿色南平,万物丰茂。广袤沃野,生机盎然,田间稻谷正旺,处处瓜果飘香。南平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奋力书写闽北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闽北日报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张榕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