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头条 > 正文

以改革之笔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08-25 08:24:0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乡村振兴公司,

“点燃”强村富民新引擎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南平市把探索乡村振兴公司强村富民模式,作为抓乡促村、整乡推进的重要平台,作为深化运用农村党建“体检”成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举措,结合“五好”乡镇、“六美”村庄建设,推动县乡两级创办乡村振兴公司全覆盖、辖区村(社区)入股乡村振兴公司全覆盖,有效加速资源、资产、资本集中转化利用,实现产业增效、集体增资、群众增收。

“多亏了‘乡村振兴公司’的运营,盘活了资源,让岭腰乡锦屏村的生态资源‘活’了过来。”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党支部书记徐榅周说。

锦屏村是政和工夫红茶发源地,也是“高山野白第一村”,这里日平均气温13.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文旅资源得天独厚。

为此,岭腰乡“乡村振兴公司”把锦屏村经济合作社、锦屏村乡村振兴理事会等资源整合,突破村域、镇域限制,通过统一管理景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盘活闲置房屋、招商引资,促进周边地区优势资源、优秀文化互融互促。2023年,岭腰乡“乡村振兴公司”吸纳闲置劳动力73人,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村集体增收12万元。

岭腰乡“乡村振兴公司”是南平市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探索“乡村振兴公司”强村富民模式的生动体现。

今年4月,南平市制定下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公司试点工作的方案》,指导成立10个市级试点、30个县级试点乡村振兴公司。

目前,南平市10个市级试点乡村振兴公司推进有序、进展顺利,围绕资产经营、产业发展、社会服务、工程承揽等经营板块,试点公司已策划实施项目133个,公司平均实现利润81万元,推动村集体稳定增收、群众家门口充分就业的成效逐步显现。

建阳区书坊乡试点公司将1000余平方米的废弃粮仓改造成红色驿站,与南平市教育局等合作,打造集教学、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每年可带动10万余人次赴书坊开展研学旅行,预计收益200余万元;

浦城县九牧镇乡村振兴公司积极发展黄毕洋酸菜产业,打造长杆白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产品标准化加工厂房和生产车间,采取“先订单再生产”模式,发挥周麻婆创始人等乡贤力量对接市场订单,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种植长杆白菜,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产业模式;

延平区王台镇试点公司构建“公司+协会+物流+花店”协同管理运营模式,建设花卉物流中心项目,为百合花种植户提供分拣、包装、配送及花卉储存等服务,运输成本最多可降低60%,预计每年可带动户均增收7万元,公司增收8万元……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