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新闻 > 正文

走好具有南平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2024-07-15 09:20:26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办好乡村振兴公司 激发强村富民动能

一年以来,松溪县花桥乡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市委、县委统一部署,坚持稳步推进、差异发展、降本增效的运营模式,深化“党建体检”成果运用,以乡村振兴公司撬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点燃农村“共富引擎”。

一、规范经营管理,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一是全乡统筹推进。以认缴形式由乡、村两级注资300万元成立乡村振兴公司,公司每年分红收益的30%留作日常运转资金,剩余收益70%按各村参与情况分配到村集体,既保障乡政府的主导权,又充分调动底子薄弱村参与公司运营的积极性,实现“村村入股、多方共赢、兼顾公平”。二是专班专责推进。成立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加强对公司的日常指导,实行第三方财务公司代理记账、乡财经部门审计的联合监管制度,明确私设小金库、环境污染等“负面清单”,为乡村振兴公司经营划红线、立规矩。三是多方联动推进。将乡村振兴公司作为“书记项目”,先后召开乡村振兴公司部署会、联席会12场次,以“吃茶话事”等形式邀请企业主、致富能手、种植大户共同探讨发展思路,群策群力找准前进方向。

二、注重因地制宜,变“短期利益”为“长远效益”。一是防止同质竞争,推动错位发展。用好“党建体检”数字化平台,通过横向对比,深入挖掘花桥乡特色农产及文旅资源,将苦笋、生态大米以及招沙甲旅游开发作为主营业务,实现与其他乡镇错位发展。如在招沙甲村盘活5处闲置房屋、地块,新建为畲乡小木屋民宿、灶台烧烤等文旅项目,预计每年可获取利润20万元。二是防止即开即倒,强化要素支持。针对振兴公司在初创期缺少市场竞争力的短板,积极争取乡镇以及县直单位职责范围内可供振兴公司承接的绿化养护、垃圾清运等17类项目,实现公司兜底发展。目前,公司共有工程工匠、管理员、保洁员等一线工作人员40余人。三是防止供过于求,拓宽销售渠道。针对苦笋等“土特产”品质虽好但销路不畅的问题,积极与福建夷山物产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共享资源,共同开发“花桥苦笋”系列产品4—8万件,预计利润80—160万元。5月15日,在福州举办乡村振兴产品展示会暨苦笋品牌发布会,进一步提升土特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有关经验做法在《中国县域经济报》头版头条刊发。

三、坚持共同富裕,变“与民争利”为“替民谋利”。一是强集体经济。在谋划项目时始终将富民强村摆在重要位置,全面统筹整合乡域资源,让各村共享发展成果,目前正同步开展8个项目,预计利润121万元,带动村财增收84.7万元。二是富农民“口袋”。承揽集镇卫生保洁和各村垃圾转运及实施小型简易工程等项目时,优先雇用低收入群体,让广大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目前共带动本地工匠、脱贫劳动力等32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三是兴民生事业。乡村振兴公司承接了“幸福里”农村养老社区的建设工作,利用闲置的集体资产和现有的养老服务设施资源,打造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全市首家农村养老社区,接收20名留守老人入住,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持续完善乡村振兴公司运行体系、监管机制、激励举措等,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帮助开拓视野、提升能力,更好地带动村财、村民实现“双增收”。

作者:中共松溪县花桥乡委员会 花桥乡人民政府

1  2  3  4  5  6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