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头条 > 正文

最是“弦歌”能致远

2023-11-11 08:09:26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11月9日,琅琅诵读声从武夷山市五夫镇同文书院传出,那是国学营的学生在晨读。

在五夫镇屏山脚下,朱子当年走过的小巷,卵石泛光。尽管是雨天,兴贤书院依旧迎来不少游客。

在建阳区麻阳溪畔,雨后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考亭书院国学主题公益书吧里,家住附近的市民吴严坐在靠窗的书桌前阅读。不远处,公益文化服务志愿者正在整理书架上的建本文创作品。

……

书院再起诵读声。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闽北几地书院,看到的这一幕幕,正是书院文化活化传承发展的缩影。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千百年来,书院不仅是读书人心目中的精神家园,也已成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祝熹介绍,各类统计数据显示,在宋代,福建书院多达175所,在全国排名稳居前三甲,其中又以闽北为最。彼时,“书院林立,讲帷相望”。沧海桑田,千百年间不少书院或被损毁或被埋没。进入新时代,随着人们增强文化自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备至,书院文化迎来新的春天。

政和县城南飞凤山上,云根书院掩映在青山古木之中,院落为传统庭院式三进布局,颇为壮观。与典雅环境相映的是书院内的展板、展陈,院内随处可见人文景观。

云根书院始建于南宋,创建者是朱熹之父朱松。2004年,云根书院第七次易址重建,终成今日规模。

同样“涅槃”的还有考亭书院。朱熹一生兴办、修复和读书讲学的书院达60多所,考亭书院(原名“沧洲精舍”)是朱熹晚年创建的最后一所书院,也是当时全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中心。2019年8月,总投资1.8亿元的考亭书院在建阳区重建完成。

要让书院文化“可瞻”,书院建筑是可靠的承载体。这几年,闽北多地竞相修缮、重建书院。在武夷山市,紫阳楼、文公庙重建完成,武夷精舍得以扩建,近期将完成新一轮布展;在建瓯市,投资4.5亿元的理学历史文化片区保护与活化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朱文公祠(朱子祖庙)、五经博士府修复项目主体落成,环溪精舍、建安书院等也在选址重建中;在政和县,星溪书院重建完成……

书院迭兴,文脉延绵。进入新时代,埋于历史深处的书院印记被挖掘,根植闽北大地的朱子文化基因被解码,在南平市,书院文化“可感”。各地各方致力让朱子文化、国学等进书院,重新赋予书院教化功能。云根书院“山长”罗小成告诉记者,每到周末,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到书院参观学习。

2021年12月,南平市联合中国社科院举办首届考亭论坛,多维阐发朱子学的时代价值和当代意义,众多学者齐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

书院文化从福建传到台湾,已成为连接两岸根脉的纽带,也是两岸同胞共有的精神财富。今年10月,第七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考亭书院举行,200多名两岸专家学者共话两岸书院文化的交融与复兴。考亭书院已与台北阳明书院签订合作意向书,闽台18家书院携手成立了海峡两岸书院联盟,推动两岸书院文化交流合作。

面向大众,各级党政机关、学校、学术团体举办“书院大讲堂”活动,举行《朱子家训》诵读……从高端的论坛举办,到定期的朱子文化讲坛开讲,再到学生个体举办成年礼仪式,考亭书院里活动频频。在场地完善的各地书院,讲坛和文化交流活跃。在建阳的新式书院石庵书院负责人张平告诉记者,书院常年有学生在那受教,经常有书院爱好者前往讲学会友。

南平市挖掘书院文化的当代价值,促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开展家风培育等文化活动。古代书院“传道济民”办院主旨也已融入现代教育的历史潮流中,新式“学堂”亦重传承师道,莘莘学子践行传统敬师礼、成人礼。每逢9月、10月,建阳十几所小学的一年级新生都要集中参加开笔礼。武夷山朱子学校等小学组织学生诵读《朱子家训》,在潜移默化中教授做人的道理。

书香幽幽,最是养心。祝熹说:“书院文化传播和当代文化传播的共同契合点之一就是书。”爱好读书的人们,可到考亭书院等书院图书室,那里有大量有关朱子、有关国学的书籍,不仅能看到最新出版的书,还能看到雕版印刷的书。建阳古称“图书之府”。如今,每到周末、夜晚,在建阳各书吧,公益文化服务志愿者为市民导读经典书籍,讲故事话道理。近年来,建阳大力推进书香建阳建设,已有100多家公益书吧分布在建阳城乡,今年还有20多个书吧即将建成。如今,“书香建阳”已成为当地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金石无言,却话千秋。在建瓯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10号,游客们能看到来自紫阳书院的“忠”“孝”“廉”碑刻,以及朱文公家训内容的木刻板等,件件极具朱子理学特有文化印记的展品,无不诉说着古老书院的过往,彰显历史的厚重与文化底蕴的深厚。

这里还是武夷学院大学生“闽北非遗‘传拓’技艺传承及文创产品开发设计实训基地”。在建瓯市朱子文化专班负责人、南平市非遗项目《拓印》代表性传承人龚文斌的指导下,建瓯市的小学生们总能不时体验一把传统技艺的美妙,享受朱子文化的浸润。

在南平,书院文化活态传承发展,更多在“可体验”上彰显活力。研学活动方兴未艾,文旅融合发展。“朱子之路”研习营自2008年由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发起,中国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陆续加入共同开展至今,已走过15个春秋,成为蜚声中外的研学品牌。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学子参与,必定参访考亭书院。2023年7月9日,“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在武夷山市五夫镇朱文公庙开营。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等16个国家的20多名留学生走进武夷山、建阳等地,参访考亭书院,寻源理学,体验建本文化、茶文化、建盏制作技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书院之旅”渐成学子“云游”时尚。到武夷山研学旅行,让孩子们的成长历程多了一份欢喜、有了更深切的体悟。在家乡旅游,参观书院、参加书院文化活动,已然成为南平人,特别是家长们的既定线路。在南平,感受“诗与远方”就是这么触手可及。无论是隐匿在古镇之中的传统书院,还是在闹中取静的新建书院,常常可见颔首学习宋代点茶的小小孩童、到书院看书的市民、醉心文献拓印的爱好者……成为闽北人文的美丽风景。

南平市积极探索朱子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尤其注重书院文化景点的推介,串联武夷精舍、兴贤书院、云根书院、考亭书院等景点,推出了朱子文化旅游线路,引导人们用足迹感受书院文化。现在,来武夷山的中外游客基本上会打卡朱熹园(武夷精舍),越来越多的游客专程到五夫镇兴贤古街,寻访朱子足迹,瞻观兴贤书院,了解书院文化。据统计,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五夫镇共接待游客3.98万人次。

风景这边独好。在南平,人们可沉醉于自然风光,亦可沉醉于生态图景,更甚沉醉于独特的书院文化景观。新时代,新南平,书院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风正劲。它引领着更多文化空间成功打造和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蓬勃开展。

文脉在这里赓续,我们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更加繁荣的富美新南平……(徐俐敏 卓茹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