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游大武夷 > 正文

郑魏:从沉寂中“苏醒”

2023-05-22 08:49:2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沿着缓缓的盘山公路,行至路的尽头,便是“中国传统村落”——建瓯市迪口镇郑魏村。

村藏于山野之中,见村之前先见“以石为基、以木为廊为桥”的仙恩、德胜两座古廊桥南北横跨山涧,如同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古老村落与往来行人。

或许因为五月伊始的那场骤雨,也或许因为忙过了前段时间的“笋竹季节”……在村口仿古亭的连廊里,村民们聚在一起拉着家常、说说笑笑,直至到访的我们打破了他们的“日常”。三两村民率先发现“闯入”的我们,迅速收起了“话匣”,静静地向我们投来“审视”的目光,就连脸上的笑容也稍许收敛了些。

从村口稍往里走,右手边即是郑魏村村部,楼前横栏上竹编织的晾晒匾里写着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标语十分醒目;左手边,新建停车场与历史建筑“共生共存”,一排带状的白墙黛瓦的低矮围墙上,宣扬着“忠”“孝”“礼”“义”等图文并茂的民俗文化。

听村里的老支书介绍,郑魏村始建于元代以前,历史底蕴深厚,更为难得的是村内建筑风格跨越了宋元明清四朝,至今仍保存有完整的民居院落30多座,以及宗祠、社庙、古廊桥、古戏台等历史遗存,是建瓯乃至闽北域内不多见的大量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整体风貌协调统一、建筑整体和细部保存良好的村庄。

2014年,郑魏村被列入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也因如此,从那时起,郑魏村开始了加速“蝶变”。留存历史,修旧如旧,走进如今的郑魏村,我们依然能看到只属于古老村落的独特魅力——修缮后的古建筑与日益完善的新建配套设施“融洽相处”;郑氏宗祠里,赞颂着宗族荣光与“家规”“为人”的准则美德;拾级步入的古老戏台上,至今还演绎着代代传唱的曲目……在时间长河里、青山最深处,曾经“沉睡”过好长一段时间的郑魏村已然渐渐“苏醒”。

今年1月,郑魏村还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带队的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油画家。他们走进建瓯、来到郑魏,并散在村落的各处,用画笔与村对话,与历史对话,留下了一幅幅生动画作。一时间,小小的郑魏村“人气”聚集、声名鹊起。

其实,如何用艺术作品记录历史、书写时代,并向外界展现深厚美好的闽北文化、建州文化,一直是我们努力思考与实践的方向。

在闽北很多乡村,有过探索的“步伐”,比如距离郑魏近一点的建瓯小松,专场音乐会、主题绘画展,等等,艺术回归了乡村,再比如距离远一点的延平巨口,从古厝出发,艺术节为载体,用艺术唤醒、激活、赋能乡村……

然而,目前这些迈出了艺术探索步伐的闽北乡村、传统村落,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艺术“点燃”与“点亮”。村里留下了精美的艺术作品,也留下乡愁与记忆,但它却没有生命与生气,人们知晓了它并赞叹它的美,却无法理解它存在的意义。

我想,或许想要讲好传统村落的故事、做好传统村落这篇大文章,艺术不能缺席,艺术家也不该缺席,且不能缺的,更是那一股持之以恒的“艺术力量”,是艺术家们把根脉扎进乡土深处的那种“义无反顾”。(吴建琼 文/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