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头条 > 正文

绿浪行舟 奋楫勇进

2023-05-10 09:11:2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山峦叠翠、绿影扶疏,五月的南平景美如画;

文脉延绵、时空回响,四季的闽北动人如诗。

南平,福建母亲河——闽江的发源地,素有“南方林海”“中国竹乡”的美誉,是福建省的生态屏障;南平,历史悠久,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的发源地,文脉绵长、底蕴深厚;南平,境内的“双世遗”武夷山蜚声海内外,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令人神之所向、流连忘返。

依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岁月沉淀下的宝贵遗产,南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殷殷嘱托,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南平提出的“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大做强茶、文旅和康养等产业,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新定位新要求,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特别是今年以来,南平市委认真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部署要求,提出“五增”目标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聚焦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以下简称“环带”)建设为抓手,着力增绿提质,争当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地。

保护“出圈”,让这片大地更加绿意盎然

“立体字仰角过低,支架裸露太多,坡面绿化稀疏……”8日下午,市国土空间规划和风貌管理中心主任胡桂芬与高级工程师熊艳正在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0公里起点上忙碌着。每周,她们都要在这条长达251公里的道路上多次往返。

“‘251’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生态旅游线,是南平市加快推进‘环带’建设的基础设施提升标志样板项目。”胡桂芬介绍,“为做精做美‘251’环线风景道,今年我们还将环带总体规划、风景道规划建设指引、武夷山居行动方案等落实到其中,通过加强现场指导和方案把关,加快推进南源岭至星村、星村至桐木、桐木至黄坑等道路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特别是系统抓好骑行绿道、道路标识、标线、标牌、停车场、观景平台、服务驿站等风景道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包括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内的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南平迅即行动,将建设好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国之大者”,谋划推进“环带”建设,在1001.41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外,划定4252平方公里的协调保护区、融合发展区,用“环带”这个“外圈”更好地保护国家公园这个“内圈”。

2021年,南平印发《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先行方案》,组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提升、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五大行动”,同时成立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专班专项推动“环带”工作。去年,全市共实施93个“五大行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5.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8.6亿元。

一方面实施“五大行动”,另一方面做强“十大支撑”。南平聚焦重点、分级分类,谋深谋实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项目37项,总投资129.7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2.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立夏时节,在福建省邵武故县国有林场里,成片的江南油杉绿意深深,木荷、枫香、红叶石楠栽种其间,尽显盎然生机。

“这段时间,主要是对今年春季植的苗木进行除草抚育,接下来还会安排施肥等抚育工作。”林场场长冯随起指向成片的混交林介绍,“林场被纳入国家公园的‘外圈’后,我们提高标准,通过优化树种结构,开展森林花化彩化果化提升、严防水土流失等工作,持续增绿提质,使林相更美、林质更优,更好地保护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聚焦增绿提质,南平坚持科学集约造林,既重数量更重质量,策划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环带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开展全市域国土绿化美化大行动,持续提升水、森林、土壤质量。在具体实施中,南平创新推广“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常绿用材林为常绿彩化花化果化‘镶嵌’多功能景观林”的“三改”技术措施,进一步提升绿量、优化林分、美化林相,累计完成建设近150万亩。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发挥国有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南平整合分散示范基地,串点连线,以线带面,全市建成规模500亩以上系统集成森林资源培育“综合体”30片。

林海听回音,青山作答卷。仔细翻看南平“扩绿”台账,一组组喜人的数据跃然纸上:南平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均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植树造林14.1万亩,完成率107.87%;全市累计创建国家森林村庄46个、省级森林城镇11个、省级森林村庄170个,成为福建的“绿色明珠”。

如今,随着“环带”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在花化彩化树种的“妆点”下,南平的青山上演“换装秀”,层林披上“五彩衣”,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行走在闽北的城乡与林海,处处可聆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生物多样,让这处家园更加和谐自然

初夏,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枝头栖息,黑麂、毛冠鹿猴穿梭林间,奇花异草争奇斗艳。

2021年10月,南平以武夷山国家公园设立为契机,出台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总体规划》,主动先行先试,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硬核”措施,推动资源培育、生态保护持续提档升级,让南平的“绿色标签”特色更特、亮点更亮、优势更优,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一员,它们依赖茂密的森林、沼泽地、草地等。为了给野生动植物营造更美好的栖居之所,南平着力推动“环带”建设,策划实施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等项目,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强制性保护,对各类自然保护地施行统一监管,组织开展银粉蔷薇、中华穿山甲、花榈木、伯乐树、金斑喙凤蝶等一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项目,加快建设以武夷山国家公园等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南平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45个,总面积约14万公顷,为生物多样性系统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