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浦城剪纸:连接历史与未来

2023-02-14 09:28: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①剪纸公益课 邱春静 袁媛 摄

东南网2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赖昊拓 见习记者 姚雨欣 通讯员 邱春静)“姐姐,你的手真巧!”一沓红纸,几把剪子,上下翻飞间,可爱的兔子、秀丽的梅花、大气的“福”字等图案次第呈现……元宵节前后,在南平市浦城县城区中心的丹桂广场民俗体验区,浦城剪纸市级非遗传承人王旭耐心地向孩子们传授剪纸的技巧重点,五花八门的文创产品则让一旁的家长们爱不释手,每天都能卖出近百份。

2008年,浦城县被原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剪纸对浦城人而言,不仅寄托着节日的美好祝愿,也连接着当地的历史与未来。

一座城的“传家宝”

早在西晋末年,由中原迁徙而来的先民便将剪纸艺术传到浦城,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了以“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以字组画”为主要特征的浦城剪纸。

②王旭传授剪纸技巧。郑蔚武 摄

为了保护研究、传承发展好浦城剪纸,近年来,浦城县组织下乡走访剪纸艺人,收集整理了传统剪纸纹样2000余张,并成立“剪花嫂”剪纸坊,依托该品牌将一批手艺人攥指成拳,推动这一文化瑰宝守正创新。

“目前,‘剪花嫂’剪纸坊拥有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1人。”浦城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冬梅告诉记者,如今,剪纸坊已逐步发展为融营销、公益培训等为一体的文创综合体。日常的伏案创作之外,组织剪纸走进校园、社区、乡村是“剪花嫂”们的重要工作。

结合志愿者活动和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浦城全县19个乡镇(街道)均已开设课外兴趣剪纸课,在扮靓环境、陶冶性情的同时增强了大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浦城剪纸——中小学剪纸教学教材》《浦城剪纸大观》等特色书籍和剪纸艺术的“小粉丝”层出不穷。

小剪子剪出大效益

良好的社会接受度,“老中青”俱全的人才梯队,为浦城剪纸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沃土。

“浦城剪纸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兼具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跟随着浦城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张薇的介绍,尺寸各异、装裱风格不一的剪纸作品墙和手机壳、丝巾、书包等剪纸文创产品映入眼帘。

③剪纸作品《康寿·福》周冬梅供图

记者了解到,手掌大小的浦城剪纸摆件,在工艺展演中就能即时剪制,售价可突破百元;而用于悬挂的大型主题剪纸,耗时一周左右,售价则能达到数千元。这类传统的剪纸工艺品是目前剪纸坊主要的盈利产品,每年的销售量在万份以上。

“正月前后的剪纸产品需求非常旺盛,除了用于个人家居装饰和馈赠之外,我们还能接到各类单位大批量订制的订单。”张薇告诉记者,作为一门手艺活,浦城剪纸投资小、回报快,还符合当代定制化的消费趋势。在浦城县委县政府支持引导下,当地正计划培养剪纸能手100名、剪纸新人1000名,持续挖掘传统技艺间的市场潜力。

不高的学习门槛,也令浦城剪纸产业延伸出良好的社会价值。在每年举办的公益教学中,除了业余爱好者和青少年,还有家庭主妇、残障人士、失独老人等就业不便、亟需经济帮扶的群体。一技之长为他们提供了增收渠道,丰富了日常生活。

有心意,更有新意

遍览剪纸坊内的作品,记者注意到,蕴含传统之美的剪纸,通过精巧构思,同样彰显着恢宏新潮的时代气象。

“过去浦城剪纸篇幅偏小,主要用作喜庆的‘礼品花’,花样传统,应用场景也较为有限。”张薇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浦城剪纸也经历了多次创新转型,融入了套色剪纸、贴、染等多样化的技法,使其更好地与时代主题、大众审美相融合。

④手提包剪纸文创浦城融媒体供图

在展示墙上,回顾建党百年历程的《百年荣光》系列剪纸、融合福建区域文化标识并以“福”为表达方式的《万福来朝》系列剪纸、为北京冬奥会加油的《五福临门》剪纸……“剪花嫂”们近年创作的大型作品,不少都融入了主旋律与正能量。落剪的巧思与内涵不断变化,不变的是非遗技艺与守护初心。

除了在内容上推陈出新,浦城剪纸丰富的传播形式也十分亮眼。“我们将剪纸打造为年轻人喜爱的数字艺术品,满足了社交分享的需求。”“90后”传承人王旭介绍道,借力信息技术,她和伙伴们的作品还被制作成融合皮影动画的短视频,在网上颇受欢迎。

搭载生活文创、农特产品包装、主题餐厅营造,浦城剪纸持续“跨界”“出圈”。仅在浦城当地,就带动了包装、制衣、家居等十余家生产剪纸衍生品的企业,这项从历史与民间走来的古老非遗,正愈加展现出跨越时空的魅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