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党建赋能 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2022-08-16 17:56: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元坑镇际下村党员蔡秀树在承包的水培芹菜高标准种植大棚劳作 池亮亮/摄
东南网8月16日讯(通讯员 陈玉红 池亮亮)产业链上党旗红,党群创业硕果丰。顺昌县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乡村深入开展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户,促进共同富裕”为主要内容的“带创共富”主题活动,通过“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形成先富带后富促共富良好氛围。
“引凤还巢”促振兴
7月盛夏,走进顺昌县元坑镇际下村,大大小小十几个温室大棚排列整齐,格外显眼。这是际下村的水培蔬菜种植基地,由该村返乡创业党员蔡秀树负责栽培和管理,棚里采用水培蔬菜技术种植的芹菜长势正旺,看起来鲜嫩爽脆。
“亩年产量能达到1万多公斤,纯利润1万元以上。第一年年销售额就达60万元,带动村财增收5.2万元,实现30户农户‘家门口’就业……”谈起水培蔬菜种植的成果,蔡秀树滔滔不绝。
“要不是和村书记保持联系,我不知道村里现在有那么好的发展平台。”蔡秀树说。2020年,蔡秀树通过在家党员“一对一”联系制度,从村党支部书记叶广兴口中得知,村里在抛荒十几年的土地上新建起了大棚。他便看准了商机,租下村里15亩温室大棚,投资约60万元,率先种植起水培芹菜。
干山村湖羊养殖基地 池亮亮/摄
在家党员“一对一”联系制度,是顺昌县为全面掌握农村外出党员乡贤去向、从业情况和技能特长,加强教育管理和政策宣传的同时,着力引导优质资源回归的一项制度,目的是为了“引凤还巢”。目前,顺昌县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已吸引12位像蔡秀树这样有能力、善经营的农村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
“金融助力”解民忧
“多亏了金融助理,仅用3天就解决了资金问题,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顺昌县大干镇干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干山村湖羊养殖基地负责人张黄发感激地说。
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张黄发销售资金一时无法回笼,但养殖场里的饲料款及工人的工资要发放,又要引进种羊,这可愁坏了他。金融助理进村入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为他办理了30万元“战疫同心贷款”,这才缓解了张黄发资金紧张的问题。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干山村湖羊养殖基地的湖羊已发展到4000多头,是福建省目前最大的湖羊养殖基地,年创收可达180万元。
大历镇科技特派员高允旺指导谢伍娣等种植户竹荪种植技术 陈凌文/摄
围绕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缺少资金问题,顺昌县实施“党建+金融助理”工程,通过村党支部收集需求、金融助理“上门问需”形式,主动对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帮助农村党员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创业致富。目前,已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87户、4500万元,向农村党员发放“支农贷”594户、5927万元。
“高位嫁接”带共富
“在高老师的技术指导下,我们对种植竹荪致富更有信心了。”顺昌县大历镇秀吴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谢伍娣信心满满地说。去年,她和3户群众承包100亩林地种植林下竹荪,在科技特派员高允旺的指导下,年收入达20万元。
据了解,目前,顺昌县已选派150名像高允旺这样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企业、合作社,点对点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推行“党支部+科技特派员+党员”模式,探索建立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通过村党支部服务保障、科技特派员技术支持、党员带头示范,孵化利益共同体6家,实现“带动一户、辐射一片、带富一村”。
同时,加强组织建设,通过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农技人员对口帮扶、村党支部协调服务等措施,已培育食用菌、富硒水稻等各具特色的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12个。同时,发挥基地技术辅导、培训实践功能,定期组织基地负责人、农技专家现身说法,已培训农户140多户。“我们将深入开展‘带创共富’主题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领头雁’效应,推进产业发展、村集体增收,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真正达成‘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共赢目标。”顺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郑欣凯表示。
相关阅读:
- [03-08] 建阳区崇雒乡横源村:大力发展“白莲+荷花鱼”产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